蒙 藥
1949年以來,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民族醫藥工作。組織大量的人力、物力,對蒙藥的發掘、收集整理、資源普查與開發利用、新藥的研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醫療、科研、教學、藥材的產、供、銷等諸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據有關文獻統計,目前較為常用的1342種蒙藥中,常用品種約450種。其中植物藥占313種,動物藥占66種,礦物藥48種,其他23種。這些藥物中有些是動植物的全體,如方海、扁蕾、香青蘭;有些只是動植物體的一部分,如狐肺、草烏葉;也有些是動植物分泌或滲出的物質,如牛乳、珊瑚、黑云香;有些是經過加工制得的物質,如灰鹽(草木灰水浸汁經過濾蒸發所得結晶物),馬奶酒(鮮馬奶經過發酵而釀成);礦物藥中有些是天然礦石,如禹糧土(一種含鐵粘土)、青金石等軸晶系(Na,Ca)8[AISiO4]6(SO4,CI,S)2或如紅銅炭之類的加工品,有的則是諸如龍骨、石燕等動物骨化石。
在眾多的蒙藥中有不少種藥材是蒙藥專用品種(即只有蒙醫習慣使用的藥物),在常用蒙藥中約有140種。如:廣棗,蒙醫用于心悸、心絞痛心臟病。沙棘,蒙醫用來止咳去痰,活血化瘀。藍盆花,蒙醫用于清肺熱和治療肝熱病。文冠木,蒙醫用于清熱燥濕,治療風濕、痹癥。現代有關科學研究都證實了它們的藥效確切,療效可靠。這此藥物中醫從來就不用。
還有許多藥材蒙醫用,中醫也用,這類藥材習稱中蒙藥交叉品種。在常用蒙藥中約有180種。這些藥材雖然中醫和蒙藥都用,但是由于各自理論體系不同,實踐經驗有別,因此,對這些藥物的認識和應用也就必然有所差異。以訶子為例:訶子,蒙醫視為眾藥之王,廣泛應用。認為“訶子具咸外五味”(清·伊希巴拉珠爾《認藥白晶藥鑒》),“為治諸病之上品”(清·羅布桑卻配勒《蒙醫藥選編》),主治“三邪”諸癥,血癥,黃水癥以及解毒,調中,補益。因此,臨床各科配方常不可少之。如清·吉格木德丹金扎木蘇的《蒙醫傳統驗方》316方中,含有訶子的藥方占一半多,足見訶子是蒙藥中的最常用品種。而中醫則一般以其澀腸止瀉,斂肺和咽,在其他方面用得很少。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