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傳秘方集二(139--241篇)第 8 頁
198。噎膈:有人噎食以牛涎丸獲愈。方用糯米粉拌老牛涎和為小丸煮熟食之神效。或用牛涎水服亦妙。取牛涎法。以水洗后以鹽涂之,少頃涎出。終身戒食牛肉。
199.噎隔:有人患噎隔大便已燥結者,服凈牛乳少加白糖,時時燉熱飲之獲愈。
一僧患隔食臨死語其徒云:我胸中有物作梗。死后必為剖出。其徒剖出一骨以鵝血偶滴其骨,骨即消化。后其徒亦病隔食,因飲鵝血而愈,屢試如神。查此癥胸前必有二小骨漸漸交合,則不能食而死。取生鵝血對口乘熱灌之。其骨自化飲食可進。永戒食鵝、牛二物。
200.蟲隔:有人病噎,有蟲存于肺管,時長時縮,長則飲食難進。或食后少頃即吐。皆有蟲也。用靛青葉搗汁,無葉即用藍靛亦可。兌淡酒飲之立愈。無不效者,此方最為神效。
201.食隔:有人病食隔用糞姜二分入麝香一厘滾水沖服。忌葷腥鹽醬五十天永不再發。此方極效無比。制法:生姜不拘多少。五月五日用布袋裝好浸于不見天之糞坑內四十九天取起用長流水洗凈,懸空吊曬極干為末。病二年者用姜末三分 病一年者用姜末二分。存心預制功德無量。
202.吐瀉:一人腹痛上吐下瀉,服六和湯、正氣散、平胃理中湯皆不效。因思傷寒書云。胸中有熱而嘔吐,胃中有寒而腹痛。用黃連吳萸水炒 黃芩 生白芍 甘草 黨參 干姜 法夏 陳皮 云苓各等分煎服即愈。
203.腎虛反胃:有人朝食暮吐,暮食朝吐。醫云此腎虛也。方用熟地二兩 山茱萸三兩 水五碗煎一碗,加肉桂一錢研末兌入,空心服一日一劑。十日必愈。愈后服六味地黃丸兩料方可除根。
204.饑餓嘔吐:凡人饑餓每有螬蟲上胃食物必吐。誤用翻胃藥,其吐更甚者宜用川椒煎湯飲之即安。
205.胃囊:有人一二日一吐或三四五日一吐。飲食不飽,吐物不化,此名胃囊癥,生于胃旁其形如囊,凡有飲食必入此囊,雖食飽而肚仍饑餓。因此物間隔于上,飲食不能入腹故也。初起一二日一吐吐出食物并無氣味,肉食則化。米食不化。久則三四日一吐。若至五六日一吐則難救矣。方用制附子五錢 云苓一兩 每日煎服二次。服至三日吐出食必變氣味再服三日則吐一半。再服三日則不吐矣。不吐之后用六味地黃湯加油當歸 火麻仁煉蜜為丸。每早服五錢 晚服芝麻五錢 服至數日后胃囊必從大便而出。重者形如牛皮。輕者如紙。此病人多不知,諸書不載。方系仙傳萬金難得珍之寶之。
206.嘔吐:有人飲食一二日之后一齊吐出,氣味變酸,百藥不效。用豬板油十兩熬去渣,白蜜八兩煉凈二味再入銅鍋內熬數滾,入生姜自然汁三兩和勻成膏取起。不時挑服含化。初服一次尚吐,連服三次即愈。
207.干嘔:有人干嘔不出,此極惡之癥。用甘蔗汁加生姜汁和勻溫熱服。如酒后干嘔則單用甘蔗汁飲數次極效。
208.三焦嘔:有人欲嘔而不嘔面發紅眼流淚。此三焦嘔也。方用生藕汁 乳汁 干柿蒂 鳳凰殼煎服神效。
209.膀胱嘔:有人口吐白沫欲嘔而不出。此膀胱經嘔也。方用綠豆 糯米 鹽少許共炒擂碎加黃糖煎服獲愈。
210.誤藥嘔吐:有人因服涼藥過多,漸至嘔吐,旬日之后進口即吐。竟至粒米不下,湯水亦吐已七日矣。醫診脈莫散亂,尚有神氣。雖因寒涼而阻隔絕食以來大便不通,小便短澀,即用制大黃 枳殼各一錢煎湯服之。竟不吐出亦不思食。次日復進一劑下咽,一時后大小便通利而思食矣。誠哉藥之對癥其效如此。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