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傳秘方集三(242--343篇)
世傳秘方集三(242--343篇)
242.急驚:急驚之候身熱而赤,搐搦上視牙關緊硬口鼻中氣熱,痰涎潮熱忽然而發。。發過容色如故。有偶因驚嚇而發者,有不因驚嚇而發,然多是身先有熱而后發驚搐。未有身涼而發者,此陽癥也。蓋熱生于痰,痰盛生驚生風。宜用涼劑以除熱而化其痰,則驚風自除矣。切不可用辛燥驅風之藥。反助心火其為害當至驚搐大作。但可扶持不可把捉,恐風痰流入經絡或至手足拘攣也。又不可驚惶失措,輙用艾火灸之燈火燒之。又不可峻用攻擊,如巴豆 輕粉之屬以速其危。又有出痘發熱痘點未見忽然驚搐狀如急驚,仔細辨別以免誤事。茲將錄驗五方次第施治可也。
清熱鎮驚湯:凡急驚初起者宜服此劑。如服后痰熱未除,以后之方隨用一方泄二次即愈。若此方已效后方即不必服。香連翹去心研 柴胡 地骨皮 龍膽草 勾藤 梔仁 黃連 黃芩 麥冬 木通 赤苓去皮 車前子炒 枳實各四分 薄荷二分 滑石末八分 燈心一團 淡竹葉一錢 水煎分數次服。
加減涼膈散:香連翹 酒枯芩 黑山梔 炒枳實 前胡各五分 酒炒大黃一錢 薄荷 甘草各二分 水煎分數次服。泄一二次痰熱自退已泄則不必服。
宣風散:陳皮末 檳榔末各五錢 甘草末二錢半 共和勻,一歲以下服三分,二歲以上服五分,五歲以上服七分。俱用蜜水調服,微泄一二次微妙。已泄則不必服。 痰甚者加用牛黃丸 抱龍丸益元散 均極神效。此出活幼心書。
夏氏天保采微湯:專治急驚神效。羌活 獨活 蒼術 前胡 升麻 葛根 陳皮 厚樸 甘草 黃芩 川芎 柴胡 桔梗 半夏 枳殼 藿香 芍藥各五分 姜棗引水煎服。
開棺斧湯:專治急驚。此方平常其功甚速。雖已死可活故名曰開棺斧。方用龍眼殼十二個 以帶栗色為佳,深黃者忌用。又名泡圓。細茶三錢 陳皮三錢 姜皮三分 白鹽三分 用水一碗煎至六分,灌入口內,忽然發戰其兒必生。真神方也。或用廣東省城南門未巳牌坊老陳李濟店真活絡丸一顆即刻安睡,再服二顆。脫然全愈。
外治良方:用甜杏仁六粒 砂仁六粒 黃梔子七個 右藥研爛加燒酒 雞蛋清 白干面 量孩兒年歲作丸如元宵樣之大小。置于手足二心。布條扎緊一周時。手足心均青藍色則病已除。但切記男左女右不可錯置。是所至要萬應萬驗,真有起死回生之功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