臟腑點穴法第 2 頁
1.2臟腑點穴的基本施治方法
臟腑點穴法第 2 頁注重“醫武結合”,施治時,以心達意、以意領氣,力發肘底,貫于指端,通過明理辨證,運用“調”、“補”、“泄”等基本方法,以水滴石穿之柔功,作用于患者的經絡、腧穴,起到透表達里、灌溉五臟、灑陳六腑的作用。所謂“調”即以指針方式在患者的穴位上進行循環往復運動;所謂“補”即按順時針方向旋轉運動;所謂“泄”即按逆時針方向進行旋轉。此三法為臟腑點穴的基本方法,但須根據患者的病因病機進行辨證,靈活運用,從而使瘀者化之,塞者通之,清者升之,濁者降之,實現臟腑、經絡、氣血運行生理功能的正常化。
臟腑點穴施治時,所取穴位與針灸取穴基本相同,都沒有離開十二經脈及奇經八脈等經絡穴位。所不同的是,臟腑點穴施治的重點部位在腹部。因為腹部為許多重要經脈循行和匯聚的地方,直接作用于腹部,對臟腑和經絡有特殊的調節和促進作用。值得說明的是,針灸是用針與灸來施治的,而臟腑點穴是施治者通過雙手或“指功”作用于患者的經絡穴位來施治的。
2診治疾病的特點
2.1醫武結合,明“理”辨證,透表達里,祛邪而不傷正
運用臟腑點穴診治疾病具有醫武結合的特點,因此必須深明醫理,在醫理的正確指導下,根據不同的病因、病機,進行辨證。只有在明“理”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地辨證;只有在辨證的基礎上,才能確立有效的治則治法,從而運用“補虛”、“瀉實”、“調氣”等諸法,進行辨病、辨證施治。同時,必須具備上乘武功。只有內功深厚,醫武結合,才能透表達里,取得療效。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