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疏郁消火通絡湯
藥物組成 柴胡20g 制香附10g 赤芍10g 郁金10g 川芎10g 夏枯草10g 丹皮10g 生山梔10g 連翹10g 炒黃芩10g 全當歸10g 桃仁10g 山甲片10g 瓜蔞皮15g 丹參30g 生山楂30g 生麥芽30g 薄荷葉5g 忍冬藤5g 酒軍3g
制劑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30~45天。
適應病證 女性胸部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郁熱內蘊絡脈不通之證。
病案舉隅 王某,女,41歲。6個月前右胸(4、5肋間乳線至腋中線)患帶狀皰疹。治療4周后,皰疹除,遺留下疼痛不止,入夜尤甚。痛不可近衣物,喜冷毛巾外敷。1月后出現停經及少量溢乳,否認有用冬眠靈、利血平等藥物史。今又出現低熱(37.6℃),伴乏力,體重減輕,夜間頻欲飲,但飲量不多。右側患處可見色素沉著斑,乳房無腫塊。舌質紅,脈細弦。頭顱x線片示蝶鞍部無異常。血prl 62ng/l。屬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異源性高prl血癥。為肝郁化火之證。治當舒郁清火通絡。予以疏郁清火通絡湯,連服45劑,痛止,乳退,prl<23ng/l。病告痊愈,隨訪半年無復發。
評 按 本方為自擬方。針對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濕去熱存,結聚滯留不能發越,氣血澀滯不暢,郁而化熱,氣火發于中之病機而設。肝主疏泄,且胸脅為肝經之所循,而女性又多郁證,故本方主要從肝論治以清郁火。方中柴胡、香附、瓜蔞皮、川芎疏肝順氣;夏枯草、丹皮、生山梔、連翹、薄荷葉、炒黃芩、忍冬藤清降氣火;丹參、全當歸、酒軍、桃仁、山甲片、生山楂、生麥芽養血活血通絡。諸藥合用,達疏肝清火、辛潤通絡之功,使氣機暢,郁熱除,絡脈通,氣血平而病愈。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