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治小兒上呼吸道感染
羌膏銀翹湯
藥物組成 生石膏25~45g(先煎) 銀花5~l0g 連翹5~l0 重樓5~l0g 三葉青5~l0g 僵蠶5~l0g 羌活3~6g 桔梗3~6g 板藍根6~12g 蒲公英6~12g 生甘草2~5g(加減隨證)
制劑用法 每日1劑,煎2次,濃縮至100~200ml,分2~3次服完。
適應病證 小兒急性上感,證屬風寒、風熱、暑邪型,臨床以高熱惡風流涕鼻塞、噴嚏咳嗽為主要癥狀。
病案舉隅 黃某,男,3歲,患兒2天前受涼后發熱,體溫40.3℃,伴流涕質清、鼻塞噴嚏,口服先鋒ⅳ膠囊、安乃近片效果不顯。診見高熱、流涕黃稠、咳嗽痰少、口渴多汗、胃納欠佳,尿黃短,舌紅苔薄黃,脈浮數。查體:t 39.5℃,咽紅,扁桃體腫大i度。血常規無異常。診斷為感冒,證屬風熱型。此為外感風邪,邪客肺衛,郁而化熱,衛陽被遇,肺氣失室,治以辛涼解表、清熱宣肺。方以羌膏銀翹湯加減:生石膏30g(先煎),羌活、桔梗各3g,銀花、連翹、重樓、三葉青、僵蠶各5g,板藍根、蒲公英各6g,生甘草2g,2劑。2日后復診熱退,流涕黃稠,咳嗽減輕,納可,二便調,舌紅,脈浮,予以疏風清熱劑調理,余癥悉除。
資料來源 王建敏.實用中醫藥雜志,1995,(3):21
評按 本方用生石膏、羌活、銀花、連翹為君藥。生石膏辛涼解腫之力尤著,配合羌活辛溫解表、發散祛風,增強石膏解熱之功,并折其寒涼之偏;銀花、連翹輕宣疏散以清熱透邪。本方輕清解表和早期應用清熱解毒之品,以折熱勢囂張、傳里傷陰,而具“截斷”之意。蒲公英、板藍根、重樓、三葉青清熱解毒,以輔佐君藥。僵蠶配桔梗、甘草,祛風散熱、化痰利咽、宣肺止咳,同為佐使之用。合之方中以清熱解毒與辛散宣肺藥相伍,共奏疏風解表、清熱宣肺之功,而速效。
本站偏方驗方內容僅供參考,如需采用,請咨詢醫生。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