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醫學源流
中國的民間醫學源遠流長。《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以及《肘后備急方》、《千金方》、《外臺秘要》等古代醫學著作,都記載著相當數量的民間療法和單驗方,這些民間醫學的精華已成為中醫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上許多醫家善于學習并采用民間的醫療方法,并以此成名。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張子和是總結和運用民間療法最有成績的醫家之一,他著名的攻邪論和汗吐下三法是民間醫學的理論與治法的總結和概括。清代的外治專家吳師機擅用膏藥等外治法治療內外諸疾,其著作《理瀹駢文》是歷史上外治療法的集大成者,至今影響猶深。宗吳氏之學而后起的是鄒存淦,著有《外治壽世方初編》,收錄民間外治經驗約八千余言匯成此書。書中收外治方2300余首。歷史上運用民間療法最多的是鈴醫,他們都是周游四方、負笈行醫的民間醫生。他們治病有三個特點,
一是賤,藥物不取貴重之品;
二是驗,下咽即能去病;
三是便,山林偏僻之處倉促即有。
鈴醫多內外兼治,外治如針、灸、熏、貼、蒸、洗、熨、吸等法,內治則以頂、串、截三法見長。鈴醫的醫療經驗,為一些有識之士所重視并記載下來,如清代趙學敏的《串雅內編》及《串雅外編》就是最著名的。兩書的內容,來源于老鈴醫的經驗口授以及相傳的民間方藥。趙學敏以后,有位名魯照的醫家,增補《串雅》所未備的走方醫術,書曰《串雅補》(1825),這也是研究民間醫學的重要參考資料。
長期以來,民間醫學的學術得不到正統中醫的承認。張子和雖為太醫,但終以用藥峻猛而遭到太醫院醫官的排擠,而辭職返鄉。后世雖稱其為金元四大家之一,但對其學說及經驗,卻極少遵循使用。吳師機當年雖施藥濟人,極一時之盛,但傳人寥寥。而廣大的鈴醫則更被視為游食江湖之流,其醫療經驗亦為人所不屑。這種學術上的門戶之見,是不利于中醫學術發展的。作為中醫學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民間醫學有其獨到的學術觀點和經驗,值得認真學習與研究。
建國以后,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民間醫學的發掘與整理。五十年代,曾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一次收集民間方的運動。
七十年代初期,全國大搞中草藥運動又促進了民間醫學的發展,尤其是草藥的應用熱潮是前所未有的。
改革開放以來,民間醫學的研究走向專業化、科學化。1989年,全國首屆中醫外治學術交流會在南通市召開。1992年,中國民族民間醫藥研究會成立,有關中醫外治、中藥外治的專業委員會相繼成立。并出版了《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中醫外治雜志》等專業雜志。1973年編著成功的《中藥大辭典》,收載中藥5767種。1999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牽頭組織的《中華本草》,收載藥物近萬種,是中醫藥及民族民間醫藥整理研究的巨大成果。青蒿素的發現,成為民間醫學研究中的極好范例。同時,市場經濟給民間醫藥的開發利用帶來了極好的機遇,如刮痧、針灸、放血、草藥、民族藥等一批民間醫學的成果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一是賤,藥物不取貴重之品;
二是驗,下咽即能去病;
三是便,山林偏僻之處倉促即有。
鈴醫多內外兼治,外治如針、灸、熏、貼、蒸、洗、熨、吸等法,內治則以頂、串、截三法見長。鈴醫的醫療經驗,為一些有識之士所重視并記載下來,如清代趙學敏的《串雅內編》及《串雅外編》就是最著名的。兩書的內容,來源于老鈴醫的經驗口授以及相傳的民間方藥。趙學敏以后,有位名魯照的醫家,增補《串雅》所未備的走方醫術,書曰《串雅補》(1825),這也是研究民間醫學的重要參考資料。
長期以來,民間醫學的學術得不到正統中醫的承認。張子和雖為太醫,但終以用藥峻猛而遭到太醫院醫官的排擠,而辭職返鄉。后世雖稱其為金元四大家之一,但對其學說及經驗,卻極少遵循使用。吳師機當年雖施藥濟人,極一時之盛,但傳人寥寥。而廣大的鈴醫則更被視為游食江湖之流,其醫療經驗亦為人所不屑。這種學術上的門戶之見,是不利于中醫學術發展的。作為中醫學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民間醫學有其獨到的學術觀點和經驗,值得認真學習與研究。
建國以后,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民間醫學的發掘與整理。五十年代,曾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一次收集民間方的運動。
七十年代初期,全國大搞中草藥運動又促進了民間醫學的發展,尤其是草藥的應用熱潮是前所未有的。
改革開放以來,民間醫學的研究走向專業化、科學化。1989年,全國首屆中醫外治學術交流會在南通市召開。1992年,中國民族民間醫藥研究會成立,有關中醫外治、中藥外治的專業委員會相繼成立。并出版了《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中醫外治雜志》等專業雜志。1973年編著成功的《中藥大辭典》,收載中藥5767種。1999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牽頭組織的《中華本草》,收載藥物近萬種,是中醫藥及民族民間醫藥整理研究的巨大成果。青蒿素的發現,成為民間醫學研究中的極好范例。同時,市場經濟給民間醫藥的開發利用帶來了極好的機遇,如刮痧、針灸、放血、草藥、民族藥等一批民間醫學的成果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