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捏脊治療范圍廣泛
中醫捏脊可治常見病
按照中醫理論,人體腹部為陰,背部為陽。而捏脊的部位正好是小孩的脊背。人體的脊背有三條重要的經絡:第一條在人體后背的正中間,叫督脈,主一身之陽,又因為人體的后背本身是主陽的,它在人體脊背的正中,因此可稱督脈為陽中之陽。捏脊通過捏拿小兒的脊背,可以振奮小兒督脈的陽氣,推動全身氣血的運行,調整全身的陰陽之氣,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捏脊療法適用范圍廣泛,如疳積、厭食、腹痛、嘔吐、便秘等消化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如睡眠障礙、小孩脾氣急躁、愛哭鬧等。
由于捏脊療法主治疳積,那么疳積是什么呢?從中醫理論來說,疳積即積滯和疳證的總稱。“積滯”二字含有積蓄和停滯的含義,是指小兒由于飲食不節,停聚胃腸,積而不消,停滯不化造成脾胃功能失常所出現的消化道及全身的病癥;疳證是指小兒積滯日久,延誤失治,傷及脾胃,耗傷津液,熱從內生,進而傷及其它臟腑,出現的全身氣血衰弱病癥。由此可見,積滯病情較輕,是疳證的前奏,疳證病情較重,是積滯遷延失治的后果,兩者聯系緊密。古代醫家一直把疳積列為兒科四大要證之一。
從現代醫學角度來講,疳積包括消化不良、營養不良、消化功能紊亂、腸道寄生蟲病,以及由于上述疾病遷延不愈而并發的貧血、佝僂病以及多種維生素缺乏癥。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