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秋燥中醫藥粥第 2 頁
酥蜜粥
酥油30克,蜂蜜15克,大米100克。將大米淘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待沸時調入酥油、蜂蜜,煮至粥熟服食,每日1劑。可滋養五臟,養陰潤燥。
中醫認為,酥油性味甘、平,入脾、肺、腎經,有滋養五臟,補益氣血,潤澤毛發之功。《本草綱目》言其“益虛勞,潤臟腑,澤肌膚,和血脈”。《隨息居飲食譜》言其“潤燥充液,滋陰止渴,耐饑,養營清熱”,因而對于五臟虧虛,體質虛弱,虛勞發熱,肺虛久咳,痰中帶血,胃脘隱痛,大便燥結,毛發枯萎等,頗有效驗。蜂蜜也為補益佳品,中醫認為,蜂蜜性味甘、平,入脾、肺、大腸經,有補中緩急,潤肺止咳,潤腸通便之功。同酥油煮粥服食,既香甜潤口又可增強補益之力,正如《本草綱目》所言“酥蜜粥,養心肺”。
蔗汁粥
甘蔗汁100~150毫升,大米100克。將甘蔗洗凈,切碎,榨汁備用。取大米淘凈,加清水適量煮粥,待熟時調入蔗汁,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可清熱生津,養陰潤燥。
甘蔗,又稱糖梗、稈蔗、薯蔗,中醫以榨出的汁液入藥,名蔗漿,《隨息居飲食譜》言其為“天生復脈湯”。中醫認為,甘蔗性味甘、寒,入肺、胃經,有清熱潤燥,生津止渴之功,適用于陰虛肺燥所致的咳嗽,胃陰不足所致的嘔吐,熱病及暑熱傷陰所致的口干口渴等。《本草綱目》言“蔗,脾之果也。其漿甘寒,能瀉火熱......消渴解酒”。《玉楸藥解》言“蔗漿,解酒清肺”。煮粥服食,對熱病傷陰,津液不足,心煩口渴,肺燥咳嗽,大便干結等,頗有效驗。對熱病后期胃陰不足,食欲不振,納差食少,胃脘隱痛,葉或嘔吐等,也有明顯效果。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