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酒的歷史第 4 頁
五、元明清時期的藥酒
元明清時期,隨著經濟,文化的進步,醫藥學有了新的發展。藥酒在整理前人經驗,創制新配方,發展配制法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就,使藥酒的制備,達到了更高的水平。
這一時期,我國已積累了大量醫學文獻,前人的寶貴經驗受到了元明清時期醫家的普遍重視,因而,在元明清時期,出版了不少著作,為整理前人的經驗做出了重要的貢獻。《飲膳正要》是我國的第一部營養學專著。共三卷。天歷三年(1330年)刊。
忽思慧為蒙古族營養學家,任宮廷飲膳太醫時,將累朝親侍進用奇珍異饌,湯膏煎造,及諸家本草,名醫方術,并日所必用谷肉果菜,取其性味補益者,集成一書。書中關于飲酒避忌的內容,是很有道理的。具有重要的價值。書中的一些補酒,雖沒有詳細記載,但都是頗為有效的,在《本草綱目》中則有詳細記載。
明代偉大的醫學家李時珍寫成了舉世聞名的名著《本草綱目》,共五十二卷,萬歷六年(1578年)成書。該書集明及歷代我國藥物學,植物學之大成,廣泛涉及食品學,營養學,化學等學科。該書在收集附方時,收集了大量前人和當代人的藥酒配方。卷25酒條下,設有"附諸藥酒方"的專目,他本著"輯其簡要者,以備參考。藥品多者,不能盡錄"的原則,輯藥酒69種。除此之外,《本草綱目》 在各藥條目的附方中,也往往附有藥酒配方,內容豐富,據有人統計《本草綱目》中共計藥酒方約為200多種。這些配方極大多數是便方,具有用藥少,簡便易行的特點。《遵生八箋》是明代高濂所著的養生食療專著,共十九卷,約成書于萬歷十九年(1591年)全書40多萬字,分為八箋,以卻病延年為中心,涉及醫藥氣功,飲饌食療,文學藝術等。其中的《飲饌服食箋》共有三卷,收釀造類內容17條。釀造類中的碧香酒,地黃酒,羊羔酒等,均為宋代以來的名酒。其中一些是極有價值的滋補酒。此外在《遵生八箋》中的《靈秘丹藥箋》中還有30多種藥酒。《隨息居飲食譜》是清代王孟英所編撰的一部食療名著,共一卷。咸豐十一年(1861年)刊行。書中的燒酒條下附有7種保健藥酒的配方,制法和療效。這些藥酒大多以燒酒為酒基。與明代以前的藥酒以黃酒為酒基有明顯的區別。以燒酒為酒基,可增加藥中有效成分的溶解。這是近現代以來,藥酒及滋補酒類制造上的一大特點。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