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修煉中套路動作的操作
氣功修煉中套路動作的操作
大多數動功都有設計好的固定套路,練功時動作須按功法的套路順序進行。由于套路動功的動作各不相同,例如鶴翔樁有十二節,大雁功有前、后各六十四式,五行掌有五節,學習套路動功就需要按功法分別進行,難以一概而論。但不同氣功功法的動作仍有一些共性,可以分為不同的動作類型,常見的氣功動作類型大體有如下幾種:
①柔韌型:動作多柔和、緩慢、連貫,例如養氣功、八段錦。
②剛硬型:動作多剛健、強硬、有力,常應用靜力性收縮(等長收縮)的方法增強練功中“得氣”的效應,例如易筋經、五行掌。
③按摩型:運氣至手,以手按摩(包括拍打)預定的身體部位,例如保健功、放松功。
④仿生型:模仿動物的動作,經提煉編成功法,例如五禽戲、大雁功、鶴翔樁。
⑤舞蹈型:動作取材于舞姿,優美而富于觀賞性,例如某些瑜珈功法、禪定舞蹈。
⑥體操型:動作類似于體操,四肢及軀體動作均較舒展,例如練功十八法。
⑦行走型:以特定的步伐為基礎編成的功法,例如新氣功療法、太極步、梅花樁。
當然,這些類型的劃分都具相對性,可以互相交叉與融合。一種氣功功法的動作可能兼有幾個類型的特征。例如五行掌的肢體動作屬柔韌型,但其手掌的動作則數剛硬性,要求有靜止性張力。
另應注意,氣功鍛煉中的動作與通常體育鍛煉的動作在操作上有重要區別。一般體育鍛煉大都使用肌肉的力量,而練功要求“氣到力到”,強調運用內氣導引動作,切忌生硬和使拙力。故練動功時,肢體的肌肉原則上不應該是緊張的、硬梆梆的(剛硬型動作除外),而是很放松。動功的力量應來自于隨心所欲、能夠突然集中爆發的彈力,而不是直接的肌肉張弛的力量。因此,如果練動功后胳膊、腿的肌肉疲勞僵硬,酸麻疼痛,大概在用力方面已有所不當。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