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外氣療法的淵源及發展第 2 頁
氣功外氣療法的淵源及發展第 2 頁是怎樣的?讓我們來共同學習一下氣功外氣療法的淵源及發展第 2 頁:
《晉書》記載幸靈用布氣治愈呂猗母之病,使“痿痹病十余年”的呂猗母“遂能行”,因而聞名于世,于是“百姓奔趣,水陸輻輳,從之如云”。
唐宋時期,氣功發氣治療范圍更為擴大,唐《幻真先生服內元氣訣》中記載了“布氣訣”,介紹了布氣的要領、方法等。晚唐無名氏之著《無能子》記載了無能子布氣治愈其心友禺中子的心痛病。
宋《蘇文忠公詩注集成·卷十五·李若之布氣》云:“吾中子適少羸多疾,若之相對坐為布氣”。《宋史·方技傳》記載了宋代醫家皇甫坦布氣治療“顯仁太侯目疾(白內障)”。《九江通志》還有皇甫坦布氣治愈“仙詔甄娘之躄”的記載。《彭比部集》記載了元代道士尹蓬頭“與病者抵足而臥,鼓氣療人疾”的布氣治病方法。
明清時期,由于醫、道、佛氣功的進一步發展,氣功外氣療法的治病方法、機理等都有所提高和發展。明·高濂《遵生八箋·延年卻病箋》曰:“凡欲布氣與人療病,先須依前人五臟所患之處,取方面之氣,布入前人身中。令病者面其本方,息心靜慮,始與布氣。布氣訖,便令咽氣,鬼賊自逃,邪氣永絕。”詳細說明了布氣的調氣、診斷、方位、方法及其療效,可為氣功外氣療法的概括說明。
明代醫家韓《韓氏醫通·同類勿藥章》記載了“人氣”治療“肩背肢節骨腕”的疼痛癥。
《清史稿·藝術傳》中記載了康熙時武術家甘鳳池布氣治療傳染科癆瘵病,其文曰:“同里譚氏子病瘵,醫不效,鳳池于靜室牖戶,夜與合背坐四十九日而痊。”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