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引領膏方發展第 2 頁
膏方是中醫學術體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古代醫家及近代醫家對中醫膏方的應用上至皇親國戚,下至普通百姓,均取得很好的療效。宋代醫家許叔微用治失眠和瘡瘍腫毒的寧志膏、國老膏,《本草綱目》中的“益母草膏”,《壽世保元》中的“人參膏”、“茯苓膏”、“瓊玉膏”,《攝生總要》“龜鹿二仙膏”,張景岳《醫宗金鑒》的“兩儀膏”等均為古代遺留下來的著名膏滋方,沿用至今,療效確切。許多著名中醫專家,均有配制和應用膏滋防治疾病的經驗體會,如秦伯末在運用膏方上卓有成效,蒲輔周老中醫,在調理慢性病時,喜用膏丸緩圖,臨床治驗甚,近代名家丁甘仁亦擅長以膏論治,頗具影響。
發展膏方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保健需求 在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健康要求越來越高,同時,隨著生活、工作帶來的壓力過大、睡眠不足、飲食不規律、缺少運動等原因,亞健康狀態者越來越多,而中藥膏方在調治亞健康狀態方面有良好療效。膏方是根據患者不同體質特點和不同癥狀、體征而組方,充分體現了辨證論治和因人、因時制宜的個體化治療原則,針對性強,非一般補品可比。
膏方發展態勢
目前,開展膏方工作的醫院越來越多,各地膏方節、膏方論壇開展得有聲有色,膏方培訓班舉辦得越來越好,出版膏方專著越來越多,膏方為人類的健康正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在一項有關全國25家醫院調查中,共有14家單位開展了膏方業務,占56%。從地區分布情況來看,主要集中于華東地區,所調研的6家單位全部開展了膏方業務;東北地區3家單位沒有一家開展膏方業務,華北和西部地區有約一半單位開展了此項業務。這說明,在南方地區,膏方為廣大患者的接受程度較高,而在北方地區,大家對膏方的了解程度還不高。如江蘇、上海等地正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2011年上海使用膏方近30萬料。當然,近年來隨著人口流動和人民健康意識的提高,膏方也呈現“北進西移”的趨勢。北京、安徽、山東等多個地區已經啟動膏方工作,湖南、江西等地膏方的開展也取得了很好的進展,顯示了較大的發展潛力。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