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貢茶制度的形成和發展第 2 頁
湖州長興顧渚山,與常山宜興唐貢山接壤,東臨太湖,西北依山,峰巒疊翠,云霧彌漫,土層深厚,土壤肥沃,茶樹生態環境優越,水陸運輸方便,所產“顧渚撲人鼻孔,齒頰都異,久而不忘”。廣德年間與常州陽羨茶同列貢品。大歷五年(770)在此建構規模宏大、組織嚴密,管理精細,制作精良的貢茶院,它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座國營茶葉加工廠。
貢茶院由“刺史主之,觀察使總之”,是中央官工業的一個組成部份,除中央指派官吏負責管理外,當地州長官也有義不容辭的督造之責。這種官工業體制,對鞏固封建經濟結構,維護封建制度是極其有利的。
造茶要有一定的技能,貢茶院的勞力來源既不是官奴隸,也不是番戶,而是由政府控制的一部份茶葉專業戶,臨時以“和雇匠”方式人院造茶的!肮驼撸諡榻伻摺,依日納資作為他們報酬。并有禁令防止官吏克扣他們的工資,反映了唐人生產關系的某些變化,有積極的一面。但他們對政府有依附關系,甚至沒有人身自由,社會地位低下,是受壓迫和受剝削者。
唐王朝不惜揮霍人民血汗,貢茶院“有房屋三十余間,役工三萬人”,“工匠千余人”。每年春光明媚季節,張燈結彩,熱鬧非凡。常州、湖州刺史率領百官先祭“碧泉涌出,燦若金星”的金沙泉(今尚存,已修茸一新,然后開山造茶。朝廷規定第一批貢茶要趕上清明祭祖大典,因此“陰嶺芽未吐,使者碟已頻”工人們“捫葛上欹壁,蓬頭入荒榛”,“選納無晝夜,搗聲昏繼晨”,艱辛疲困不堪,而官員則“有酒亦有歌”,縱情歡樂。
袁高、杜牧曾出任湖州刺史,親自督造貢茶,對茶葉采制有切膚之痛,斗膽題呈《茶山詩》給德宗皇帝,既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罪惡行徑,又減少了貢茶歲額。杜牧《題宜興茶山》詩云:“山實東南秀,茶為瑞草魁……溪盡停蠻棹,旗張卓翠苔……拂天聞笑話,特地見樓臺!卑旬敃r宜興貢茶區的秀麗風光,繁榮景象描述得十分精到,給我們留下了一段詩寫的歷史。張文規“牡丹花笑主鈿動,傳奏吳興紫筍來”,突出表述了貢茶在朝廷的顯赫地位。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