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的孩子可憐又古怪,怨誰?
在北京某報上看到《孩子能日托就別整托》一文后不禁感慨萬千,其中有一段:一位某部委的干部,父母都是軍人,從小就上整托,爸媽甚至一個月都不來接一次……那時,幼兒園經常剩下幾個孩子,我們想媽媽就開始哭,后來就不哭了,只覺得媽媽對我們不親。看后我感觸頗深,從小我就被送到幼兒園全托,只有周末才能回家,有時甚至周末也被父母遺忘在空空蕩蕩的幼兒園里……我記得最清楚的一次是1958年中秋節。那天傍晚,幼兒園的孩子被父母接走后,只剩下我和四五個孩子。吃過一頓冷清的晚飯后,我們在一個阿姨的陪伴下,一個個失魂落魄地攥著手里的月餅,或坐或站,在宿舍樓外面的門廊上,仰著頭,呆呆地望著天上那輪金黃色大大的月亮……
今天是月餅節了吧?一個小班的孩子咬著月餅孤寂地問。
是中秋節。阿姨說。
中秋節是干嘛的啊?另一個小班的孩子問。
就是吃月餅唄。一個大班的孩子說。
中秋節是一家人團圓的節日。阿姨說。
那我們的爸爸媽媽怎么不接我們回家啊?那個大班的孩子噘著嘴又問。
阿姨告訴我們,爸爸媽媽正在十三陵修水庫參加義務勞動,還說毛主席和國家領導人都去那兒勞動過。
那水庫什么時候能修好啊?我們幾個哭著問。阿姨說很快會修好的。
那一晚,阿姨沒有催我們按時就寢,一直陪著我們這幾個手里攥著月餅的小可憐兒,望著夜空那輪冷冷清清的月亮,她知道我們想家……
后來我們從部里的幼兒園升入部里的子弟小學,這是一所寄宿制的學校,開始每兩周才能回家一次……我直到現在仍然覺得自己人生中好像缺少母愛,其實并不是自己沒有母親,也不是母親對我不愛;而是當我處于3~13歲這個最最需要母愛溫存的年齡段時,卻被送進了全托幼兒園,隨后又被送進寄宿制小學住校。我明顯地感覺到我們住校的好些同學與家、與父母關系甚是冷漠。但是我們卻和那位小學的生活老師特親,可能是小孩子們對母愛渴求的替代吧,現在我們還經常去看她。我們這些寄宿的孩子既可憐,性格還都有點古怪。唉,怨誰哪?
今天是月餅節了吧?一個小班的孩子咬著月餅孤寂地問。
是中秋節。阿姨說。
中秋節是干嘛的啊?另一個小班的孩子問。
就是吃月餅唄。一個大班的孩子說。
中秋節是一家人團圓的節日。阿姨說。
那我們的爸爸媽媽怎么不接我們回家啊?那個大班的孩子噘著嘴又問。
阿姨告訴我們,爸爸媽媽正在十三陵修水庫參加義務勞動,還說毛主席和國家領導人都去那兒勞動過。
那水庫什么時候能修好啊?我們幾個哭著問。阿姨說很快會修好的。
那一晚,阿姨沒有催我們按時就寢,一直陪著我們這幾個手里攥著月餅的小可憐兒,望著夜空那輪冷冷清清的月亮,她知道我們想家……
后來我們從部里的幼兒園升入部里的子弟小學,這是一所寄宿制的學校,開始每兩周才能回家一次……我直到現在仍然覺得自己人生中好像缺少母愛,其實并不是自己沒有母親,也不是母親對我不愛;而是當我處于3~13歲這個最最需要母愛溫存的年齡段時,卻被送進了全托幼兒園,隨后又被送進寄宿制小學住校。我明顯地感覺到我們住校的好些同學與家、與父母關系甚是冷漠。但是我們卻和那位小學的生活老師特親,可能是小孩子們對母愛渴求的替代吧,現在我們還經常去看她。我們這些寄宿的孩子既可憐,性格還都有點古怪。唉,怨誰哪?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