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不要心太硬
不久前,一位哈佛大學研究兒童教育的女博士到北京師范大學來訪問,由于我經?吹絿鴥扔形恼抡f美國的家長在孩子摔倒時是不去扶的,不管孩子摔成什么樣子。這究竟是不是真的?于是我就問這位博士,美國的實際情況怎樣?博士聽了我的話后哈哈大笑,她說:哪有的事啊,我們美國人是重視培養孩子受挫的能力,但也不是要把孩子培養成冷酷無情的冷血動物。孩子跌倒了該扶則扶,該讓他自己爬起來就鼓勵他爬起來,要區別對待。
原來我們很多人都誤會美國家長了。應當承認,重視培養孩子經受挫折的能力是對的,從小讓孩子經受一些摔打,是有遠見的,應該肯定。但是不對具體事情具體分析,不管摔傷與否而絕對不能去扶,恐怕真是有點絕對化,也過于武斷了。還有需要我們重視的是,孩子在遇到苦難挫折需要幫助時,如果沒人去伸手幫助,他會感到人與人之間的冷漠,不僅會在心靈上造成傷害,而且孩子長大后看到比他弱小的孩子或者老弱病殘遇到苦難時,也很可能會漠然處之、袖手旁觀。
小時候獲得的教育和影響是非常深刻的,往往終生不能抹去。如果小時候獲得的影響是片面的,長大后的思想和行為可能會出現偏差,教育者必須注意到這樣一種情況:一種傾向往往會掩蓋另一種傾向。提出一個教育主張應當慎之又慎,要堅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在教育孩子時,要講究辯證法,不能走極端,不能絕對化。
原來我們很多人都誤會美國家長了。應當承認,重視培養孩子經受挫折的能力是對的,從小讓孩子經受一些摔打,是有遠見的,應該肯定。但是不對具體事情具體分析,不管摔傷與否而絕對不能去扶,恐怕真是有點絕對化,也過于武斷了。還有需要我們重視的是,孩子在遇到苦難挫折需要幫助時,如果沒人去伸手幫助,他會感到人與人之間的冷漠,不僅會在心靈上造成傷害,而且孩子長大后看到比他弱小的孩子或者老弱病殘遇到苦難時,也很可能會漠然處之、袖手旁觀。
小時候獲得的教育和影響是非常深刻的,往往終生不能抹去。如果小時候獲得的影響是片面的,長大后的思想和行為可能會出現偏差,教育者必須注意到這樣一種情況:一種傾向往往會掩蓋另一種傾向。提出一個教育主張應當慎之又慎,要堅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在教育孩子時,要講究辯證法,不能走極端,不能絕對化。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