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絕指針療法的各種指法、指力,在運用過程中,常常根據病情的變化而變化;同一種病癥,因其選穴所為多個經脈,所以指法也需配合而用,這樣就組成了多指多穴的方穴。如:以膈中等穴組成的“開胸順氣方”,以上脘等穴組成的“通膈開胃方”;以大椎等穴組成的“輕肩松背方”,以人中、百會等穴組成的“開竅周天方”等等,以治療某局部區域的特定病癥;而這些方穴的應用,在治療局部病癥的同時,其指力又會在經絡的傳導作用下,內達所用之諸穴經脈的臟腑,起到調節臟腑功能之作用。
總之,五絕指針療法在人體體表行不同指法運動,會產生不同的物理變化效應,這種反應首先作用于指法所運行的部位穴位,并且在數分鐘內即刻產生消脹、止疼、輕松、舒適等局部癥狀變化,此時的治療作用決不是穴位作用,而是指法的不同動作在體表皮、血、筋、骨、肉部位所產生的物理效應;比如,肌肉痙攣而產生疼痛,以點壓指法配合點揉指法進行治療,則即刻消除這一癥狀,其理則為使之靜止并平和;指法指力也只運行在了肌肉之上,未選特定穴位而用,這便是以疼為俞,以疼為病,以疼為治,不問其源的治法;就如西醫止疼之藥,只要是疼痛則以止疼針藥而施之,必見止疼之效,不必究其病因,這也謂之只治其標的治法。如若欲治其本,除其根,則需根據癥狀分析所屬何經、何臟腑之病所為,而辨經取穴、配指而治,以收標本兼治之效,內外病癥同治之功。另外,指法的快慢、指力的大小,在臨床應用時也都有其不同的功用,這也是按照中醫陰陽理論而用的;一般來說,指法的快速、輕盈彈動皮肉肌膚會產生溫熱,而熱有補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所以對體虛的病患多以輕快的指法進行調補氣血,使之恢復體力,增強抗病能力;為增強速生溫熱補體的效果,常于點打指法應用中配以點擦指法交互而用于肌膚、筋脈之上,以促進氣血流通的加速,使病患立生身暖之反應。而以指法的慢點深壓,入于水中,骨之所屬,瀉其體內所積濕熱,對高熱病人、脈速之癥常以此法治之;又多與點振之法配合而用,以降熱之極;這些都是體現了指法與肌膚之間的物理運動而產生的冷、熱、溫、涼效應,使病人即刻消除痛苦,感到周身立顯舒適。
有人對五絕指針療法治療病癥的當即見效,感到很神秘,難以理解,其實就是將水溝中的堵塞移除而已;“疼則不通,通則不痛”幾千年的中醫之理。寒凝阻塞,熱而散之;濕熱而結,寒而瀉之;指法的快慢動作動于肌膚之上,行于經穴之間,傳于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而調陰陽氣血,補虛瀉實,使之平衡。 2/2 首頁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