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絕指針療法仍以中醫理論作指導,參閱現代化驗檢查等監測診斷,采取古今診斷互補的方法,正確運用臟象、經絡、陰陽學說的中醫辨證論治理論,如:用現代檢測診斷正確認識中醫病癥之五淋,則可鮮明可見;現代B型超聲診斷儀及彩超的應用,可明顯探查清楚腎臟、輸尿管、膀胱及尿道內有無結石以及所在部位、大小等情況,其病真實可見;實際上諸多腎系結石,就是中醫所論之砂石淋之病,而在那與現代相比極為落后的時代,醫者只能憑病人出現尿液中排出含有石砂物質時,根據這一征象才能確定其病癥;而那些不易形成或還未形成的灰膏樣或尿中排出粥樣物質,則稱為膏淋;在有石砂體下行,劃破輸尿管壁而出現肉眼血尿時,則稱為血淋,等等;現代化驗手段,可在尿液不明顯渾濁的情況下,檢測出尿蛋白增高及血尿等數值。由此可見,現代醫學的診斷要比古中醫之肉眼可見診斷先進多了,B超可顯示腎盂及輸尿管等積水現象,而此時病人會出現腰腹酸脹或疼痛、小便頻數等癥狀,而古中醫只能根據小便情況確定為尿頻,而做為腎虛處理;實際是輸尿管有結石堵塞等情況,造成尿液上逆不暢,又結石體壓迫管道刺激膀胱功能失常所致。所以,古中醫理論是不可能探測體內具體變化情況的,當然其診斷和辨證也就不可能十分準確;但就中醫論述五淋的成因,其理則通,其理則明。而現代醫學理論往往見物論物,進行截面判斷,則病理難清;根據化驗檢查結石分析判斷,也常常事與愿違。現代醫學一經化驗出現血尿或蛋白,大多醫者首先考慮的是腎炎、尿道炎一類病癥,而往往出現誤診誤治;那些尿中排泄大量渾濁物者,其化驗有時也為正常值,被醫者認為正常,不算病態。五絕指針療法用于臨床,將中醫診斷與現代檢查綜合運用,對疾病的發生有著獨到的認識,這就形成了新的五絕指針醫學理論;并認為諸多疾病特別是結石類病癥的發生,是物理變化和化學反應的共同產物。五絕指針療法正是在這一理論的指導下,確定治法、治則,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五絕醫學認為,臟腑功能失調、脾腎兩虛是產生泌尿系結石的重要因素。臟腑吸收、運化、排泄功能失常,造成水液積滯,而體內熱量過高,熏灼久積不下的尿液,尿液遇過熱而發生化學反應;其尿液中的維生物等雜質則壞死、沉積,形成石砂,而體內高熱又多來自風寒暑濕燥的外邪侵襲所致感冒、感染等因素而成;或驚、恐、思、悲、喜等七情內生所致;飲食不節、過食辛辣或食物中毒、過服濕熱藥物等,都可致體內生熱,而與水液交爭造成臟腑功能失常、內分泌紊亂發生不同的物理變化及化學反應。源于這一認識,五絕指針療法的醫療理論也就與眾不同,它既來自傳統醫療技術的治病原理,又結合現代理療技術理論發展而獨成一體;根據中醫整體論以周身多經脈調理,達到體內陰陽平衡、氣血暢通、臟腑功能各得所用;依據現代醫學觀念,選取局部穴位組成有效方穴,對個體病癥各個擊破,這樣則產生了一套完整的調理加刺激并用理論,達到挖掘堵塞、清理通道、修復人體各種功能的標本兼治效應,以使病可治而有所去、去而不復之目的。這一理論已經通過實踐證明,有很好的預防治療及預后作用,利于人類健康的發展。
隨著現代科技的高速發展,人類疾病也在不斷地變異,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慢性病、難治病不斷地增加,古代用之有效的治療方法往往失去應有的作用,以致本來是容易解除的病痛,治療起來卻纏綿不絕,或反復發生。五絕醫學理論根據時代的變化、社會、生活、自然環境的變化對人體影響這一規律,從新認識疾病的發生、發展勢態,從而確定相應的醫療理論和技術,用于臨床治療則收手到病除之功。五絕指針療法是踩歧黃古道之理,繼傳統醫療技術而發展,同時也介入了更多的現代理療技術模式而用,是一套綜合理論指導下的新療法;既不屬傳統醫學,也不為現代技術所拘泥,而具獨到的辨證理念,這就形成了以中醫臨床癥狀診斷,參閱現代儀器檢查,中西醫理論互補,對疾病辨證分析、判斷、確定治療方案,以五絕指針療法配合經脈穴位用于臨床治療各種病癥的醫療體系。它適應全人類的醫療保健,但它創始于中國,所以它是中國醫學;它的首創以中醫傳統醫學為根基,所以它仍屬于中醫學的組成部分,可以說是中醫五絕指針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