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絕指針療法用于治療人體病癥,以其特定的指法運行于人體不同的部位、穴位,產生消炎利水、活血祛瘀等疼立止、暈即清的即效作用;其作用機理有二:一是指法的物理效應,二是穴位的治療作用;指法作用和穴位作用共同產生祛病效果。
五絕指針療法的基本指法,有點打、點壓、點揉、點擦、點振五種指法;這五種指法分別以不同的運行規律產生不同的體表反應效應。五種指法所動于人體體表的深淺程度,對應皮、血、筋、骨、肉之部位。點打指法,以均勻、輕盈快速的彈動,觸擊人體體表皮毛部位;通過指力的快速點打,可使所點皮毛之區域部位,產生微紅、微熱的體表變化,這種微熱變化使寒凝而閉鎖了的毛孔重新張開,并驅使皮內寒濕之氣隨著微熱的滲入而疏散于外;此時則見指行之后,即見痹痛之癥緩解或消失。
點打指法的指力,連續不斷地刺激所選用之穴位,如同滴水穿石,如同風吹水面之波紋,指指進逼,層層深入,連同指法觸擊皮毛所產生的微熱滲透于內;人體的每一個穴位都有一定的調節人體本身生理的作用,也可以說是經穴的祛病作用,而五絕指針療法則是以指代針激發這些穴位發揮應有的作用。點打指法正是利用快速的彈動之力,激發某些應用穴位,使這些穴位活躍起來,發揮穴位的治病作用。俞穴與俞穴之間、經脈與經脈之間的傳導作用,將點打所產生的力以及那種微熱傳導于體內深層部位或按五行所分配的所屬肺與大腸之臟腑,從而達到調節肺與大腸之臟腑的陰陽,而治肺與大腸之臟腑所生病癥;所以說五絕指針療法的點打指法可治療肺與大腸臟腑之病癥,是通過肺與大腸之經脈穴位的作用而產生效應的,而肺與大腸之經脈阻塞不通,穴位閉鎖所出現的一系列病癥,通過指力的觸擊彈動,會更快地得到解除。也就是說,點打指法動其皮毛而治所屬經脈病癥,皮毛為表而經脈為里;動其經穴而治所屬腑腑之病癥,經穴為表而臟腑為里。
人體所發病癥,有外病傳于內,有內病傳于外;病發于內,而癥發于外,無不是臟腑與經脈相連,所發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變化,通過經脈傳導于體表,產生疼痛反應,體內濕熱之毒,熏蒸于外,則于體表出現膿瘡斑疹;而體表皮肉損傷,感染之毒又可滲入體內深層,致使傳入筋脈、血液以及臟腑使之病變。中醫認為這一內傳外導的變化過程,無不是經脈之傳導作用;所以,五絕指針療法正是遵循這一理論而治,以達內病外治之效應。在臨床上,點打指法常與其它指法交叉運用于周身病痛。
點壓指法,其點之力入于肌膚之深層,意達骨之表層,進行壓住不放的指法;壓住某一筋脈或管道,使之截流,以減緩氣血之流速,對于熱癥常以此法降溫;積聚之病位亦多用此法,通過深深的點壓,將實積驅散;運行此法多與點揉指法配合成多指一穴而用,使積聚之實癥散而去;而某一局部所積之癥,往往又是體內運化功能失調或某臟腑病癥繼發的產物;所以在這種指法的運行中,其力仍會如點打指法一樣,由這個穴位或部位,通過經脈的傳導,力達相應之腎臟及膀胱之腑,而生消除腎內之火,驅逐膀胱之濕熱的治療作用。
其它,點揉、點擦、點振指法也都有著各自的運用要求;相配于所屬經絡、臟腑而用,動于體表而力經穴位、經脈的傳導而達于相應的臟腑祛其病癥;指法動于外,則首先可治療由各自所屬臟腑經脈所發于體表的不適癥狀,繼而力達經脈,則消經絡阻塞不通之病癥,進一步而傳入臟腑,以治其內病。 1/2 1 2 下一頁 尾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