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多地迎來大范圍降雪,很多人雪天出行缺乏思想準備,容易摔傷。摔傷患者各年齡段都有,不過60歲以上的老年人占比更大。“年輕人不容易骨折,有的是造成軟組織挫傷,但老年人因為骨質疏松,摔倒之后更容易骨折。” 那么哪些部位更容易受傷呢?最常見的是手腕骨折,因為滑倒之后人下意識地會用手撐地,結果容易造成手腕骨折,這部分患者一般占雪后骨折患者的60%以上。其次是腳踝骨折或韌帶損傷,這種情況往往由于路滑崴腳造成。此外還有肩膀骨折、髖部骨折等。出現髖部骨折的往往以老年人居多。因此,我們建議老年人在雨雪天氣盡量減少出門,不得不出門一定要注意路面情況,看看地上有沒有積水、結冰。走路時邁小步,慢慢走,有條件的最好穿上防滑鞋。 如果不慎摔倒受傷,應盡量及時到醫院就醫,拍片子明確病情。“不管是手撐地還是大胯著地,一旦發現受傷部位有疼痛、腫脹,或者走路不吃勁兒,雖然不一定疼得很厲害,也建議到醫院就診排除骨折的可能。” 摔傷之后多久能痊愈?如果是韌帶損傷,一般醫生會給患者做“傷后制動”處理,大概需要三到四周時間,讓韌帶慢慢愈合。如果是錯位不大、相對穩定的骨折,一般會打石膏或做個支具,大概需一個多月時間,拆完石膏之后再慢慢活動,但也需要三四個月時間骨頭才能長結實。“一般骨折要完全恢復得半年以上時間,要有思想準備。最重要的是避免受傷,受傷后要按照科學規律來治療,給身體一個恢復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