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間神經痛是指一個或幾個肋間部位發生的經常性疼痛,并有發作性加劇。原發性肋間神經痛極少見,繼發性者多與病毒感染,毒素刺激,機械損傷及異物壓迫等有關。其疼痛性質多為刺痛或灼痛,并沿肋間神經分布。 咳嗽、噴嚏時疼痛加重。疼痛劇烈時可放射至同側的肩部或背部,有時呈帶狀分布。檢查時可發現相應皮膚區的感覺過敏和相應肋骨邊緣壓痛,于肋間神經穿出椎間孔后在背部、胸側壁、前胸穿出處尤為顯著。有些病人可發現各種原發病變的相應癥狀和體征。另外,帶狀皰疹病毒性神經炎引起的肋間神經痛是指皰疹病毒侵犯皮膚及背根神經節,在其神經支配區的皮膚上產生成群的水皰和丘疹,而以水皰為多見,按肋間神經分布排列呈帶狀,同時伴有一個或幾個鄰近肋間神經分布區的神經痛。發病時有低熱、疲倦、食欲不振等前驅癥狀,繼而局部出現感覺過敏、燒灼感或程度不等的胸腹壁深部疼痛。 中醫臨床上常見的肋間神經痛的類型有: 寒滯肝脈:脅肋痛、腹冷或牽引前陰墜脹疼痛,遇寒則甚,得熱則緩,形寒肢冷,口淡不渴。舌質暗苔白滑,脈沉弦或弦緊。 肝經火盛:脅肋灼痛、或掣痛、煩躁易怒、頭痛眩暈、口苦咽干、面紅目赤、便秘溲赤。舌質紅苔黃,脈弦數。 邪犯少陽:脅肋疼痛,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心煩喜嘔,不欲飲食,口苦,咽干,目眩,舌淡苔白滑,脈弦。 痰飲內停:咳嗽轉側、呼吸時牽引胸脅疼痛加劇,脅脅脹滿,氣息短促,呼吸困難,苔薄白,脈沉弦或沉滑。 肝氣郁結:胸脅滿悶脹痛,疼痛每隨情志變化而增減,或連及少腹,精神抑郁,善太息,飲食減少,苔薄白,脈弦。 瘀血停著:脅肋部刺痛,固定不移,日輕夜重,痛處拒按,或脅下有痞塊。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脈澀。 肝陰不足:脅肋隱痛,綿綿不休,兩目干澀,爪甲枯脆,口干咽躁,心中煩熱,顴紅,潮熱,或有筋攣。舌紅少苔,脈弦細而數。 肝膽濕熱:脅痛口苦,或絞痛,心煩,胸悶納呆,惡心嘔吐,或目黃身黃,或有潮熱,身熱不揚,小溲黃赤,脈弦數或弦滑。 五絕指針療法以中醫辨證論治理論為指導,對肋間神經痛進行詳細分析,分型施治,在臨床上取得了比較滿意的療效。

病案:患者徐某,男,61歲,患肋間神經痛兩年半,曾用針灸、推拿按摩、敷藥、拔罐等多種治療方法,服用多種治療藥物,未見療效。于2011年5月4日前來涿州市五絕指針療法研究所,采用五絕指針療法醫治。病情:疼痛癥狀時輕時重,疼痛部位多局限在右肋部,痛時呈劇烈燒灼樣疼痛或掣痛,膚不可觸,衣物不敢著,心中煩躁,面、頸紅,舌苔黃膩。 按臨床表現分析為肝經火盛型,施以疏肝瀉火之法治療。采用五絕指針療法進行周身多經脈調理治療,并對肝膽、膀胱等經脈,華佗夾脊穴、日月穴、期門穴、章門穴、京門穴等著重刺激。治畢,患者則用手觸之原疼痛部位,疼痛范圍明顯縮小、疼痛程度明顯減輕,并用力觸摸,亦無大礙,患者大喜,連聲感謝。連續來診治療三次后,痛消,即愈。 操作要領:對右肋部疼痛部位,要以輕指法治療,稍觸及表皮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