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癲癇常用十法第 2 頁
四活血化瘀法
此法對于顱腦外傷,或小兒難產,顱內出血所造成的癲癇更為適宜。癲癇發作時,人體臟腑氣血失去了平衡而發生紊亂。氣機紊亂必然導致血流不暢,這是因為氣和血有密切的聯系。氣滯以后血流瘀阻,血瘀以后氣機更加不利。所以在治療癲癇時,尤其是治療外傷性癲癇時,運用活血化瘀的藥物可以提高療效。常用活血藥物有當歸、川芎、赤芍、丹參、益母草、桃仁、紅花等。癇病日久,久病入絡,有舌質紫暗者,病在腦髓,部位較深,可用破血通絡的藥物。使用這些活血藥時要注意,婦女月經過多或妊娠期間禁用。
中醫學有"久病多瘀"之說,對于癲癇,有瘀血癥狀者,應用活血化瘀法當屬無疑,但對于部分癇證,有時瘀阻之象不明顯,但病久難愈,用其它治法效不顯著時,也可配合使用活血通絡治療,往往可收到較好療效。
五化滯通腑,清熱止癇法
這種方法適用于中醫所說的"食癇"、"熱癇",食癇即由于飲食失節而誘發的癲癇病,小兒癇病用此法者較多。癲癇發作時多數伴有胃腸道的癥狀,如噯氣打嗝,脘腹脹滿,納呆厭食,或反復嘔吐,或陣發性劇烈腹疼痛。常用消食化滯藥物有山楂、檳榔、麥芽、雞內金、神曲、萊菔子等。這些藥物必須同祛風、化痰、鎮驚、清熱等方法同時應用才能取效。
在癲癇頻繁發作期多數病人以實證、熱證為主。因為肝風可以化火,痰濁可以化熱,所以病人除有神昏抽搐的癥狀以外,還可伴有面赤唇紅、口干燥渴、心急易怒、小便黃赤、大便干結、脈象弦滑有力、舌質干紅、少津等癥狀,主要表現為邪熱充斥。對這些癲癇病人除了運用祛風、逐痰、鎮驚等治法以外,還必須加以清熱通腑祛邪。可選用大黃、芒硝、黃芩、黃連、山梔、生石膏、知母、青黛、寒水石、龍膽草等藥。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腎結石][組圖]不同成分腎結石的各種特點 09-16 [頸椎病][圖文]頸椎病患者自我頸部牽引時… 09-14 [遺精]益腎固精丸治遺精 08-28 [艾滋病]6類人群必須進行艾滋病檢測 08-15 [高血壓]高血壓導致動脈硬化后的癥狀 08-15 [遺精]正常男性遺精周期是多久? 08-08 [關節炎]膝關節炎的運動療法 08-07 [腎結石][圖文]腎結石不同成分的解說 07-21 [自閉癥]高功能自閉癥 07-21 [自閉癥]小兒自閉癥形成原因 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