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痰息風調和脾胃治癲癇
豁痰息風調和脾胃治癲癇 文章作者:馬融 李新民 楊常泉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本虛標實,痰氣上逆”是小兒癲癇的主要病機。所謂本虛,一為先天稟賦不足,一為后天脾胃失調;所謂標實,即臨床表現的肝風痰熱之見癥。癇由痰致,痰自脾生,脾虛痰伏,為小兒癇證的主要病變基礎。故李少川認為治療本病既要注意豁痰息風的一面,又要考慮調和脾胃的一面。曾有理論主張發病時治標,間歇時調其本,他則認為小兒癲癇標本論治不能截然分開,必須標本兼顧,方能取得應手之效。
癲癇大發作,當扶正祛痰;癲癇小發作,應益氣健脾,豁痰息風;精神運動性癲癇,宜重墜豁痰,鎮肝息風為主;間腦性癲癇常以和胃降逆、豁痰息風為法。
李少川(1923-2005),男,漢族,河北省束鹿縣(現辛集市)人,教授,主任醫師。第一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當代著名中醫兒科學專家。臨床擅長治療小兒癲癇、腎病、咳喘等兒科疑難病證。筆者在此簡要介紹其學術經驗。
小兒癲癇治療經驗
李少川認為痰是造成小兒癲癇的主要病因,“本虛標實,痰氣上逆”是其主要病機。所謂本虛,一為先天稟賦不足,一為后天脾胃失調;所謂標實,即臨床表現的肝風痰熱之見癥。癇由痰致,痰自脾生,脾虛痰伏,為小兒癇證的主要病變基礎。故他認為治療本病既要注意豁痰息風的一面,又要考慮調和脾胃的一面。曾有理論主張發時治標,間歇時調其本,李少川則認為小兒癲癇標本論治不能截然分開,必須標本兼顧,方能取得應手之效。
癲癇大發作
李少川提出,扶正祛痰,應視為癲癇大發作之治療常法。臨床表現除突然昏倒,神志不清,牙關緊閉,雙手握拳,兩目直視,四肢抽搐,口吐涎沫等痰氣上逆表象外,常伴有面色蒼白,汗出肢冷,小便自遺等正虛之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腎結石][組圖]不同成分腎結石的各種特點 09-16 [頸椎病][圖文]頸椎病患者自我頸部牽引時… 09-14 [遺精]益腎固精丸治遺精 08-28 [艾滋病]6類人群必須進行艾滋病檢測 08-15 [高血壓]高血壓導致動脈硬化后的癥狀 08-15 [遺精]正常男性遺精周期是多久? 08-08 [關節炎]膝關節炎的運動療法 08-07 [腎結石][圖文]腎結石不同成分的解說 07-21 [自閉癥]高功能自閉癥 07-21 [自閉癥]小兒自閉癥形成原因 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