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常用飲食 第九章 助陽類第 6 頁
鹿肉(《名醫別錄》)
【基原】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的肉。
【性味歸經】甘,溫。
【功效】補五臟,調血脈,壯陽,下乳汁。
【應用】
1.產后無乳:鹿肉125g,洗切,用水三碗煮,入五味,任意食之。(《壽親養老新書》)
2.鹿肉、胡桃肉適量,加鹽調味,煮湯食用。(《壽親養老新書》)
3.氣血虧虛:鹿肉90g,黃芪30g,大棗30g,共煮食用。(《壽親養老新書》)
【使用注意】
鹿肉溫性,故陽盛或陰虛有熱者不宜食。炎熱季節宜少食,寒冬時食最宜。
【按語】
冬令之補品,凡年老體弱、腎陽不振、腎氣虛弱者食之宜。
【參考文獻】
l.《食療本草》:“補虛羸瘦弱,利五臟,調血脈。”
2.《醫林纂要》:“補脾胃,益氣血,補助命門火,壯陽益精。”
3.《本草綱目》:“邵氏言鹿之一身皆益人,或煮或蒸或脯,同酒食之良。大抵鹿為純陽之物,能通督脈,故其肉、角有益無損。”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