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第二節 天年第 2 頁

6、面色紅潤 面色是五臟氣血的外榮,而面色紅潤是五臟氣血旺盛的表現。
7、牙齒堅固 因齒為骨之余,骨為腎所主,而腎為先天之本,所以牙齒堅固是先天之氣旺盛的表現。
8、雙耳聰敏 《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說:“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別氣走于耳而為聽。”說明耳與全身組織器官有密切關系,若聽力減退、遲鈍、失聽、是臟器功能衰退的表現。
9、腰腿靈便 肝主筋、腎主骨、腰為腎之腑、四肢關節之筋皆賴肝血以養,所以腰腿靈便、步履從容,則證明肝腎功能良好。
10、聲音宏亮 聲由氣發,《素問·五臟生成篇》說;“諸氣者,皆屬于肺”,聲音宏亮,反映肺的功能良好。
11、須發潤澤 發的生長與血有密切關系,故稱“發為血之余”。同時,又依賴腎臟精氣的充養。《素問·六節勝象論》說:“腎者……其華在發”。因此,頭發的脫落、過早頒白,是一種早衰之象,反映肝血不足,腎精虧損。
12、食欲正常 中醫學認為,“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飲食的多少直接關系到脾胃的盛衰。食欲正常,則是健康的反映。
(二)心理健康特征
1、精神愉快 《素問·舉痛論》說:“喜則氣和志達,營衛通利”,可見良好的精神狀態,是健康的重要標志。七情和調、精神愉快,反映了臟腑功能良好。現代醫學亦認為,人若精神恬靜,大腦皮層的興奮與抑制作用就能保持正常狀態,從而發揮對整體的主導作用,自能內外協調,疾病就不易發生。
2、記憶良好 腎藏精、精生髓,而“腦為腦之海”。髓海充盈,則精力充沛,記憶力良好;反之腎氣虛弱,不能化精生髓,則記憶力減退。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