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娛樂養生 第二節 娛樂養生的方法第 2 頁
(2)調和血脈,怡養五臟:《樂記》中說:“音樂者,流通血脈,動蕩精神,以和正心也”。音樂通過調節情志,使人歡悅,故而令周身脈道通暢,氣血調達。古人認為五聲音階中的宮、商、角、征、羽五音,分別與五臟有不同的調節作用。宮音悠揚諧和,助脾健運,旺盛食欲;商者鏗鏘肅勁,善制躁怒,使人安寧;角音條暢平和,善消憂郁,助人入眠;征音抑揚詠越,通調血脈,抖擻精神;羽音柔和透徹,發人遐思,啟迪心靈。說明音樂確能起到和血脈,諧調五臟功能的作用。
(3)動形健身:音樂不僅可以通過聽賞而令人心情舒暢,氣血和調,演奏不同的樂器或伴隨優美的樂曲而翩翩起舞可使人動形健身。吹、拉、彈、撥各種不同的樂器,可以心、手并用,既舒發情感,也活動肢體,而且,手指的活動還可以健腦益智。在音樂旋律的境界中,舒展身體,輕歌漫舞,使人情動形動,暢情志而動筋骨,從而達到動形健身的目的。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音樂的活動中樞在大腦皮層右側顳葉。輕松、歡快的音樂能促使人體分泌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乙酸膽堿等活性物質,從而調節血流量和興奮神經細胞,音樂還可以改善人的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和消化系統的功能。
人體有種種周期性生理節律,如心跳,呼吸,胃腸蠕動等,統稱為生物節律。正常的生物節律,都有穩定的周期,各種生物節律之間構成同步的或協調的關系。人體的這些生物節律時刻保持著與大自然的晝夜、年月、季節、溫度、濕度、氣壓、磁場等自然節律的協調關系,處于同步狀態,亦即《內經》中多次強調的“與天地如一”的狀態,這是維持人體健康的一個重要條件。如果這種相互關系遭到破壞,人體就會產生不適或疾病。音樂的旋律與節奏在快慢變化起伏跌宕之中,可以起到調節人體生物節律的作用,故而對人體健康有益。
2、注意事項
(1)欣賞音樂要根據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如進餐時,聽輕松活潑的樂曲較為適宜,有促進消化吸收的作用;臨睡前,聽緩慢悠揚的樂曲,有利于入睡;工間休息時,聽歡樂、明快的樂曲,有利于解除疲勞等。
(2)要結合個人的身體情況,選擇曲目:如老年人,體弱者及心臟病患者,宜選擇慢節奏的樂曲;年青人宜選擇強節奏的樂曲等等。
(3)要根據個人愛好選擇曲目:無論民族樂、管弦樂,還是地方戲曲,均以個人喜好為原則,其同樣都能起到調節情志的作用。
(4)要注意情緒的變化:練習、演奏樂曲,要在心閑氣靜之時,方能達到養生健身的目的。情緒波動,憂傷惱怒之時,以暫不彈奏為佳。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