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肺癌第 2 頁

【鑒別診斷】
1.肺癆肺癆與肺癌均有咳嗽、咯血、胸痛、發熱、消瘦等癥狀,兩者很容易混淆,應注意鑒別。肺癆多發生于青壯年,而肺癌好發于40歲以上的中老年男性。部分肺癆患者已愈合的結核病灶所引起的肺部瘢痕可惡變為肺癌。肺癆經抗癆治療有效,肺癌經抗癆治療則病情無好轉。此外,借助現代診斷方法,如肺部X線檢查、痰結核菌檢查、痰脫落細胞學檢查、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等,有助于兩者的鑒別。
2.肺癰肺癰患者也可有發熱、咳嗽、咯痰的臨床表現,應注意鑒別。典型的肺癰是急性發病,高熱,寒戰,咳嗽,咳吐大量膿臭痰,痰中可帶血,可伴有胸痛;肺癌發病較緩,熱勢一般不高,嗆咳,咯痰不爽或痰中帶血,伴見神疲乏力、消瘦等全身癥狀。肺癌患者在外感寒邪時,也可出現高熱、咳嗽加劇等癥,此時更應詳細詢問病史,四診合參,并借助肺部X線檢查、痰和血的病原體檢查、痰脫落細胞學檢查等實驗室檢查加以鑒別。
3.肺脹肺脹是多種慢性肺系疾患反復發作、遷延不愈所致的慢性肺部疾病。病程長達數年,反復發作,多發生于40歲以上人群,以咳嗽、咯痰、喘息、胸部膨滿為主癥;肺癌則起病較為隱匿,以咳嗽、咯血、胸痛、發熱、氣急為主要臨床表現,伴見消瘦乏力等全身癥狀,借助肺部X線檢查、痰脫落細胞學檢查等不難鑒別。
【辨證論治】
辨證要點
1.辨證候虛實肺癌的發生多與肺氣不足,;痰濕瘀血阻滯有關。肺癌早期,多見氣滯血瘀,痰濕毒蘊之證,以邪實為主;肺癌晚期,多見陰虛毒熱,氣陰兩虛之證,以正虛為主。臨床上,多病情復雜,虛實互見。
2.辨邪正盛衰肺癌是高度惡性的腫瘤,發展快,變化速。辨明邪正盛衰,是把握扶正祛邪治則和合理遣方用藥的關鍵。一般說來,肺部癌瘤及癥狀明顯,但患者形體尚豐,生活、活動、飲食等尚未受阻,此時多為邪氣盛而正氣尚充,正邪交爭之時;如病邪在肺部廣泛侵犯或多處轉移,全身情況較差,消瘦、乏力、衰弱、食少,生活行動困難,癥狀復雜多變者,多為邪毒內盛而正氣明顯不支的正虛邪實者。
治療原則
扶正祛邪、標本兼治是治療肺癌的基本原則。本病整體屬虛,局部屬實,正虛為本,邪實為標。肺癌早期,以邪實為主,治當行氣活血、化瘀軟堅和清熱化痰、利濕解毒;肺癌晚期,以正虛為主,治宜扶正祛邪,分別采用養陰清熱、解毒散結及益氣養陰、清化痰熱等法。臨床還應根據虛實的不同,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按標本緩急恰當處理。由于肺癌患者正氣內虛,抗癌能力低下,虛損情況突出,因此,在治療中要始終顧護正氣,保護胃氣,把扶正抗癌的原則,貫穿肺癌治療的全過程。應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選加具有一定抗肺癌作用的中草藥。
分證論治
·氣血瘀滯
癥狀:咳嗽不暢,胸悶氣憋,胸痛有定處,如錐如刺,或痰血暗紅,口唇紫暗,舌質暗或有瘀斑,苔薄,脈細弦或細澀。
治法:活血散瘀,行氣化滯。
方藥:血府逐瘀湯。
本方用桃紅四物湯活血化瘀;柴胡、枳殼疏肝理氣;牛膝活血化瘀,引血下行;桔梗載藥上行,直達病所;甘草調和諸藥。胸痛明顯者可配伍香附、延胡索、郁金以等理氣通絡,活血定痛。若反復咯血,血色暗紅者,可減少桃仁、紅花的用量,加蒲黃、三七、藕節、仙鶴草、茜草根祛瘀止血;瘀滯化熱,暗傷氣津見口干、舌燥者,加沙參、天花粉、生地、玄參、知母等清熱養陰生津;食少、乏力、氣短者,加黃芪、黨參、白術益氣健脾。
·痰濕蘊肺
癥狀:咳嗽,咯痰,氣憋,痰質稠粘,痰白或黃白相兼,胸悶胸痛,納呆便溏,神疲乏力,舌質淡,苔白膩,脈滑。
治法:行氣祛痰,健脾燥濕。
方藥:二陳湯合瓜蔞薤白半夏湯。
二陳湯理氣燥濕化痰,合瓜蔞薤白半夏湯以助行氣祛痰、寬胸散結之功。若見胸脘脹悶、喘咳較甚者,可加用葶藶大棗瀉肺湯以瀉肺行水;痰郁化熱,痰黃稠粘難出者,加海蛤殼、魚腥草、金蕎麥根、黃芩、梔子清化痰熱;胸痛甚,且瘀象明顯者,加川芎、郁金、延胡索行瘀止痛;神疲、納呆者,加黨參、白術、雞內金健運脾氣。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