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的“怪脾氣”
中醫小故事:傅山的“怪脾氣”
明末清初,山西陽曲(現在的太原市)出了一位名醫叫傅山,他精通醫道,發明了不少補養藥品,像“二仙和合丸”“八珍湯”等方劑,至今還在山西、河北一帶流傳使用。
傅山有個“怪脾氣”,專愛給窮人治病,有時甚至不收診費,他最不愿為富人“效勞”,他說:“窮人病一個,挨餓一家人;富人有錢有糧,生病沒關系。”富人們為了能讓傅山看病,往往要改頭換面扮成窮人去求診。傅山一旦發現富人“喬裝打扮”,便將他們拒之門外。
傅山晚年時,名聲傳到了朝廷,皇帝想用高官厚祿請他進京。一天,一個地方小官來通知傅山,要他到京城去,皇帝給他官做。傅山回說:“我年紀大,身體不好,不能去。”過了兩天,又來了個大一點的官員,威脅他說:“如果你實在不能走,我就派人來抬。”第二天,那個地方官員果真派人用轎子來抬傅山進京。走了兩天,傅山又說:“我腿太疼,轎子也不能坐了。”隨行官員沒法,只好改用擔架來抬。進京之后,皇帝要親自接見傅山。轎夫把他抬到宮殿上朝見皇帝,皇帝當場封了他一個大醫官。傅山把頭埋在被子里裝作沒聽見。有個大臣見他還不起來“謝恩”,就用力把他從被子里拖出來,要他跪下。傅山就勢往地上一倒,哼呀哈呀,干脆趴在地上不起來。皇帝見他這副模樣,“恩準”他回家養病。
傅山一回到老家,馬上給鄉親們看病,精神抖爽,沒有一點病態。有個朋友感到奇怪,就問他為何不愿在京城做官,他捋須笑道:“我一聽說做官,就渾身不舒服;只要能為窮人治病,我馬上百病全無。我一生的志向,就是為窮苦百姓治病;我平生最恨和那班朝廷官兒、豪富貴人攪和在一起!”
正因此,窮人們都稱贊他說:“傅山不為官職動心,真是個有骨氣的郎中啊!”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