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辨識“仙果”
中醫典故:李時珍辨識“仙果”
明代著名醫藥學家李時珍實地考察,探根尋源,遍嘗百草,歷時27年編成舉世聞名的《本草綱目》一書。其間有一段辨識“仙果”的故事。
當時,太和山五龍宮出產一仲奇珍異果,名為“榔梅”。北宋《真武啟示錄》記載:“榔梅者,乃榔木梅實,桃核杏形,味酸而甜。”《玄帝實錄》又記載:玄帝摘梅花插榔木上,誓之曰“我若道成,汝當結實”。這種梅果被道士們說成是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的仙果”。他們每年采摘回來,進貢皇帝。官府嚴禁其他人采摘。李時珍不信道士們說的是什么“仙果”,非要親自采來試試,看看它究竟有什么功效。于是,他不顧道士們的阻攔,竟冒險采了一個,親口品嘗。經研究,他發現這種果子外形似杏,果核似桃,酸甜適口,是均州太和山(別名武當山)一種稀有樹種,僅能生津止渴而已,是一種變了形的果實,并沒有什么特殊功效,更不是食之可長生不老的“仙果”。
據現代植物學家研究鑒定,這種榔梅樹實為黃蛋樹同類異名物種,是武當山生存已久的本土物種。據分析,可能是鳥銜梅果在榔樹上吃,梅核落入榔樹裂縫中,生根發芽,使榔樹發生變異,形成這種果樹。有的教授認為,“該品種可能是杏、李的天然雜交樹種,品質上等,是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優良樹種。”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李時珍嚴謹的治學態度,他對榔梅這一品種進行了實地考證,糾正謬誤,為后人留下一筆寶貴的中藥資料。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