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的食療法
濕疹是由內外因素引起的一種急性或慢性皮膚炎癥,皮損以丘皰疹為主的多形性損害,有滲出傾向,反復發作多年不愈的瘙癢性皮膚病。病因比較復雜,常常難以確定。
臨床特點:皮損可發生于任何部位,往往對稱性分布;按皮損特點分急性、亞急性和慢性濕疹。(1)急性濕疹:皮損呈多形性,初期為多數針頭大小丘疹、丘皰疹,基底部充血,損害境界不清,由于搔抓或熱水燙洗造成點片狀糜爛、滲出、結痂,并向周圍蔓延,周圍有散在性小丘皰疹,致損害境界不清,嚴重時皮疹泛發全身,瘙癢劇烈。(2)亞急性濕疹:可由急性濕疹演變而來,或治療不當形成暗紅色斑塊,上有結痂、鱗屑,間有少量丘皰疹、滲出。(3)慢性濕疹:通常由急性或亞急性濕疹演變而來。皮損常增厚,有時呈苔蘚樣變,輕度脫屑,周圍散在少數丘皰疹,若發生在掌跖或關節部位則發生破裂而疼痛。在一定誘因下可急性發作,自覺瘙癢。
常見特殊部位濕疹還有:外陰及肛門濕疹、手部濕疹、錢幣狀濕疹。治療應詳細詢問病史,尋找和去除病因,避免接觸外界刺激因素,不吃刺激性或易致敏的食物,如辣椒、酒、海鮮、牛奶等。預防關鍵在于去除病因及促發因素。中醫所謂浸淫瘡、濕瘍、四彎風、旋耳瘡、繡球風等均屬于本病范疇。常分三型辨證論治。(1)濕熱并盛型,癥見皮損潮紅、丘疹水皰較廣泛,瘙癢劇烈,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有力。治宜清熱除濕。(2)脾虛濕盛型,癥見皮損不紅,滲出較多,下肢多發,瘙癢較輕。治宜健脾利濕。(3)血虛風燥型,癥見皮損肥厚,有糠樣脫屑,伴抓痕、血痂。治宜養血潤膚。
方1 茅根苡仁粥
組成:鮮茅根30克,生苡仁300克。
用法:先煮茅根20分鐘后去渣留汁,納生苡仁煮成粥。
功效:清熱涼血,除濕利尿。
主治:濕疹濕熱蘊結型皮損潮紅,丘疹水皰廣泛,尿赤者。
方2 苡仁綠豆粥
組成:綠豆50克,薏苡仁50克
用法:加水煮粥服食。
功效:清熱利濕。
主治:急性濕疹皮膚紅斑、丘疹、水皰伴滲出較多者。
方3 綠豆百合苡仁湯
組成:綠豆30克,百合30克,苡仁15克,芡實15克,淮山藥15克,冰糖適量。
用法:將綠豆、百合、苡仁、芡實、淮山藥一起下鍋,加水適量,爛熟后,加冰糖即成。每日分2次服完,連服數日。
功效:清熱解毒,健脾除濕。
主治:脾虛濕盛型濕疹,皮損不紅,滲出較多,瘙癢不劇,口炎,舌苔膩者。
臨床特點:皮損可發生于任何部位,往往對稱性分布;按皮損特點分急性、亞急性和慢性濕疹。(1)急性濕疹:皮損呈多形性,初期為多數針頭大小丘疹、丘皰疹,基底部充血,損害境界不清,由于搔抓或熱水燙洗造成點片狀糜爛、滲出、結痂,并向周圍蔓延,周圍有散在性小丘皰疹,致損害境界不清,嚴重時皮疹泛發全身,瘙癢劇烈。(2)亞急性濕疹:可由急性濕疹演變而來,或治療不當形成暗紅色斑塊,上有結痂、鱗屑,間有少量丘皰疹、滲出。(3)慢性濕疹:通常由急性或亞急性濕疹演變而來。皮損常增厚,有時呈苔蘚樣變,輕度脫屑,周圍散在少數丘皰疹,若發生在掌跖或關節部位則發生破裂而疼痛。在一定誘因下可急性發作,自覺瘙癢。
常見特殊部位濕疹還有:外陰及肛門濕疹、手部濕疹、錢幣狀濕疹。治療應詳細詢問病史,尋找和去除病因,避免接觸外界刺激因素,不吃刺激性或易致敏的食物,如辣椒、酒、海鮮、牛奶等。預防關鍵在于去除病因及促發因素。中醫所謂浸淫瘡、濕瘍、四彎風、旋耳瘡、繡球風等均屬于本病范疇。常分三型辨證論治。(1)濕熱并盛型,癥見皮損潮紅、丘疹水皰較廣泛,瘙癢劇烈,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有力。治宜清熱除濕。(2)脾虛濕盛型,癥見皮損不紅,滲出較多,下肢多發,瘙癢較輕。治宜健脾利濕。(3)血虛風燥型,癥見皮損肥厚,有糠樣脫屑,伴抓痕、血痂。治宜養血潤膚。
方1 茅根苡仁粥
組成:鮮茅根30克,生苡仁300克。
用法:先煮茅根20分鐘后去渣留汁,納生苡仁煮成粥。
功效:清熱涼血,除濕利尿。
主治:濕疹濕熱蘊結型皮損潮紅,丘疹水皰廣泛,尿赤者。
方2 苡仁綠豆粥
組成:綠豆50克,薏苡仁50克
用法:加水煮粥服食。
功效:清熱利濕。
主治:急性濕疹皮膚紅斑、丘疹、水皰伴滲出較多者。
方3 綠豆百合苡仁湯
組成:綠豆30克,百合30克,苡仁15克,芡實15克,淮山藥15克,冰糖適量。
用法:將綠豆、百合、苡仁、芡實、淮山藥一起下鍋,加水適量,爛熟后,加冰糖即成。每日分2次服完,連服數日。
功效:清熱解毒,健脾除濕。
主治:脾虛濕盛型濕疹,皮損不紅,滲出較多,瘙癢不劇,口炎,舌苔膩者。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