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食三粥,強身健體
中醫認為,春時氣候寒暖不一,老年人首先要預防感冒,外感風寒可復發舊病或誘發新病。此時老年人若常食三粥可起到保健作用。
古醫書《千金方》中記載:春時宜食粥,有三方:一曰地黃粥,以補虛。取地黃搗汁,候粥半熟,以下汁。復用棉包花椒50粒,生姜一片同煮,粥熟,去棉包,再下熟羊腎一具,碎切成條,如韭葉大,少加食鹽食之。二曰防風粥,以去四肢風。取防風一大份,煎湯煮粥。三曰紫蘇粥,取紫蘇炒至微黃香,煎取汁做粥。三粥的共同特點是抗風寒、抗濕、清血熱。以地黃粥為例,這種粥有清熱涼血,治老人津液虧耗所致的大便秘結。粥中椒、姜有溫中祛寒、回陽通脈之效;加羊腎可補腎益肺。另外,防風粥能發表、祛風抗濕,治老人周身骨節疼痛、頭痛目眩等。紫蘇粥能發散風寒,有理氣寬胸、解郁化痰等作用。
對于身體衰弱的老人,應當選用補益元氣的滋補藥品。
春天補益元氣的藥品首推人參。人參性味甘平,有健脾益肺、寧心安神的功效。傳統醫學認為,如果感覺疲乏無力,略有畏寒,屬陽氣不足,可以服用紅參(皮尾參、人參須等)。比較簡便的服用方法是先在火上燒軟紅參,然后切成碎片,每次取3~5克,放小瓷碗內,加水大半碗,隔水蒸燉后飲用,每日服1~2次。除紅參外,還可選用黨參或太子參15~30克,紅棗10~15枚,煎湯飲服。其功效雖不如人參,但也有一定的補氣作用。
古醫書《千金方》中記載:春時宜食粥,有三方:一曰地黃粥,以補虛。取地黃搗汁,候粥半熟,以下汁。復用棉包花椒50粒,生姜一片同煮,粥熟,去棉包,再下熟羊腎一具,碎切成條,如韭葉大,少加食鹽食之。二曰防風粥,以去四肢風。取防風一大份,煎湯煮粥。三曰紫蘇粥,取紫蘇炒至微黃香,煎取汁做粥。三粥的共同特點是抗風寒、抗濕、清血熱。以地黃粥為例,這種粥有清熱涼血,治老人津液虧耗所致的大便秘結。粥中椒、姜有溫中祛寒、回陽通脈之效;加羊腎可補腎益肺。另外,防風粥能發表、祛風抗濕,治老人周身骨節疼痛、頭痛目眩等。紫蘇粥能發散風寒,有理氣寬胸、解郁化痰等作用。
對于身體衰弱的老人,應當選用補益元氣的滋補藥品。
春天補益元氣的藥品首推人參。人參性味甘平,有健脾益肺、寧心安神的功效。傳統醫學認為,如果感覺疲乏無力,略有畏寒,屬陽氣不足,可以服用紅參(皮尾參、人參須等)。比較簡便的服用方法是先在火上燒軟紅參,然后切成碎片,每次取3~5克,放小瓷碗內,加水大半碗,隔水蒸燉后飲用,每日服1~2次。除紅參外,還可選用黨參或太子參15~30克,紅棗10~15枚,煎湯飲服。其功效雖不如人參,但也有一定的補氣作用。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相關文章
-
風驚食三癇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