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無病也水腫
老年人好發下肢水腫。水腫的原因很多,心、肝、腎性疾病,營養不良,內分泌疾病,結締組織疾病等均可引起水腫發生。
老年性水腫的發生機制尚未完全清楚,專家學者的看法有三:1.年老導致生理機能和儲備力下降,突出的表現是心臟功能下降,心輸出量減少,以及腎小球濾過率降低,腎小管的濃縮、稀釋功能減低,使得水鈉潴留而易于出現水腫。2.年老后機體神經內分泌系統機能的衰退可導致穩定內環境的能力下降,若同時有水鈉潴留,則不能有效處理這種不穩定因素而易引起水腫。3.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不良,加之其他生理因素影響,營養狀況下降,血漿白蛋白降低,易使水腫加重。
上述因素使老年人好發全身水腫。由于老年人活動減少,下肢肌肉泵作用減弱,下肢靜脈易擴張和產生靜脈血液淤滯,致使下肢更易水腫,故老年性水腫的主要表現為下肢水腫。診斷老年性水腫應排除心、肝、腎等疾病所致水腫后方能最終下結論。
一旦確診老年性水腫,除個別癥狀較重需要使用利尿劑外,一般無需藥物治療,可用一些非藥物療法。首先,要適當參加活動,如散步、快步走、慢跑等,這些運動有利于增強機體的儲備力,促使下肢肌肉泵的作用加強,可預防或減輕下肢水腫。其次要注意飲食調養,飲食宜清淡、食鹽量要限制,以每日6~8克為宜,醬菜、咸蛋等高鹽食品應禁食,味精亦要少放些。與此同時,要相應控制飲水量,每天控制在1000毫升為宜。蛋白質要適量補充,如牛奶、豆類、瘦肉、魚
等。夏季汗多,若水腫加重而服利尿劑,容易失鉀,故應多吃些含鉀食物,如鮮果汁、海產品、魚、香蕉、橘子、土豆、油菜等。再次,老年人體質弱,抵抗力和免疫力差,必須勞逸結合,不可過分勞累和疲勞。睡時可在足部墊一小枕,有利于減輕下肢水腫。預防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也是防止水腫的重要措施。
老年性水腫的發生機制尚未完全清楚,專家學者的看法有三:1.年老導致生理機能和儲備力下降,突出的表現是心臟功能下降,心輸出量減少,以及腎小球濾過率降低,腎小管的濃縮、稀釋功能減低,使得水鈉潴留而易于出現水腫。2.年老后機體神經內分泌系統機能的衰退可導致穩定內環境的能力下降,若同時有水鈉潴留,則不能有效處理這種不穩定因素而易引起水腫。3.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不良,加之其他生理因素影響,營養狀況下降,血漿白蛋白降低,易使水腫加重。
上述因素使老年人好發全身水腫。由于老年人活動減少,下肢肌肉泵作用減弱,下肢靜脈易擴張和產生靜脈血液淤滯,致使下肢更易水腫,故老年性水腫的主要表現為下肢水腫。診斷老年性水腫應排除心、肝、腎等疾病所致水腫后方能最終下結論。
一旦確診老年性水腫,除個別癥狀較重需要使用利尿劑外,一般無需藥物治療,可用一些非藥物療法。首先,要適當參加活動,如散步、快步走、慢跑等,這些運動有利于增強機體的儲備力,促使下肢肌肉泵的作用加強,可預防或減輕下肢水腫。其次要注意飲食調養,飲食宜清淡、食鹽量要限制,以每日6~8克為宜,醬菜、咸蛋等高鹽食品應禁食,味精亦要少放些。與此同時,要相應控制飲水量,每天控制在1000毫升為宜。蛋白質要適量補充,如牛奶、豆類、瘦肉、魚
等。夏季汗多,若水腫加重而服利尿劑,容易失鉀,故應多吃些含鉀食物,如鮮果汁、海產品、魚、香蕉、橘子、土豆、油菜等。再次,老年人體質弱,抵抗力和免疫力差,必須勞逸結合,不可過分勞累和疲勞。睡時可在足部墊一小枕,有利于減輕下肢水腫。預防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也是防止水腫的重要措施。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