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用藥從小劑量開始
老年人因藥物的耐受性普遍下降,原則上用藥品種宜少,劑量宜低。
一般來說,藥物進入血液后,藥物與血漿蛋白的結合率越高,藥效維持作用的時間就越長。血漿中白蛋白的濃度隨年齡而下降,濃度下降使許多藥物的游離性增加,加大劑量易造成中毒反應。藥物代謝或生物轉化主要通過肝臟,老年人肝血流量減少,65歲后肝血流量僅及年輕人的40%~50%,肝功能下降,造成藥物代謝較年輕人慢,藥物半衰期延長,如多次反復給藥,易造成中毒。
老年人用藥劑量應由小逐漸加大,以求找到最合適劑量。60~80歲老年人,一般情況下僅用成人劑量的3/4~4/5;80歲以上的老年人只用1/2即可;有肝、腎功能障礙的老年人用量應更小。老年人腎小管功能減退,主要通過腎排泄的藥物易在體內蓄積中毒,如抗生素、降血糖藥等,在使用時,應相應地減少劑量或延長用藥間隔時間。老年人常誤服、忘服藥物,因此,醫護人員和家屬要耐心地向老年病人解釋用藥的目的、劑量、服法和療程。
一般來說,藥物進入血液后,藥物與血漿蛋白的結合率越高,藥效維持作用的時間就越長。血漿中白蛋白的濃度隨年齡而下降,濃度下降使許多藥物的游離性增加,加大劑量易造成中毒反應。藥物代謝或生物轉化主要通過肝臟,老年人肝血流量減少,65歲后肝血流量僅及年輕人的40%~50%,肝功能下降,造成藥物代謝較年輕人慢,藥物半衰期延長,如多次反復給藥,易造成中毒。
老年人用藥劑量應由小逐漸加大,以求找到最合適劑量。60~80歲老年人,一般情況下僅用成人劑量的3/4~4/5;80歲以上的老年人只用1/2即可;有肝、腎功能障礙的老年人用量應更小。老年人腎小管功能減退,主要通過腎排泄的藥物易在體內蓄積中毒,如抗生素、降血糖藥等,在使用時,應相應地減少劑量或延長用藥間隔時間。老年人常誤服、忘服藥物,因此,醫護人員和家屬要耐心地向老年病人解釋用藥的目的、劑量、服法和療程。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