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生活,你首先微笑———中國作協副主席鄧友梅養生有道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鄧友梅先生年過七旬仍筆耕不輟,被譽為筆耕園中的長青樹。鄧友梅旺盛的創作精力,得益于他健康的體魄。
數年前將軍肚日漸凸起,經向有關專家咨詢后,鄧友梅為自己制定了一套節食降糖、控制體重的飲食計劃。以少食優選為原則,即少吃或不吃主食,多吃富含多種營養成分的蔬菜、豆制品及少量瘦肉,因為這些食物中的蛋白質和維生素完全能夠滿足人體的需要。
從青春年少至年近花甲,鄧友梅一直堅持鍛煉身體。他編創了一套力度適中、動作連貫、姿態優雅的鄧氏太極,引得不少人向他討教學習。
首先,太極拳動作緩慢,呼吸深長,是較好的有氧運動,能加速血液循環,增強內臟功能,對呼吸、消化系統病癥、心血管、關節炎、神經衰弱等慢性病的調養頗為有效。同時,太極拳強調中氣、動靜兼修,自始至終必須氣沉丹田,心無旁鶩。久而久之,中氣盈溢,行于手臂,達于周身,節節貫串,百脈暢通。
其次,太極拳講究用意。可以增強大腦中樞神經功能,保持精神飽滿,記憶力增強。
第三,太極拳的動作始終為持續不斷的弧形動作,這使全身肌肉群和肌肉纖維共同參加活動,能夠拉長肌肉,活動關節。而且太極拳的動作講究勻、慢、圓柔,手腳相隨,連綿運動,這使得人體骨骼、肌群、關節、血管、韌帶組織得到有節奏的舒展、運動,從而使身體勻稱,關節靈活,身材健美。這種作用勝于形體體操。太極拳基本的推手訓練,適合女性或中老年人,是最省勁就能產生最大效果的對抗性運動。常練可令人周身觸覺反應靈敏,又兼有防身之效。
養生不如養性,鄧友梅認為生活規律也是保證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特別對腦力勞動者尤為重要。他早上6點鐘起床鍛煉,8點鐘左右開始工作,晚飯后進行1小時散步,晚上10~11點上床休息。
進一步山高路險,退一步海闊天空。此話說來容易,做來難。鄧友梅熱衷釣魚活動,并榮任中華名人垂釣俱樂部副主席。
他認為垂釣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自我精神療法。釣翁之意不在魚,凡垂釣者,不管釣多釣少,總是興味盎然,樂此不疲,每提一次竿,都能獲得快樂的享受。
垂釣者從充滿塵煙、噪音的城市來到環境幽靜的郊區,與青山綠水、花草蟲蝶為伴,就有心情輕爽、腦清目明、心曠神怡之感。而垂釣時全神貫注,直視魚漂,又能誘使垂釣者迅速進人放松入靜、恬淡虛無、安閑清靜的狀態,可松弛身心,陶冶性情,延緩衰老。
從垂釣姿勢上說,時而站立,時而坐蹲,時而走動,時而又振臂投竿,正是靜中有動,動中有靜。靜時可以存養元氣、松弛肌肉、蓄積精力,動時可以舒筋活血、按摩內臟、產生抗力。
鄧友梅推崇的生活信條是淡泊明志,豁達高遠。他常說人的一生必定經受很多挫折,不能總把自己放在真理的位置上,指責別人的不是,那樣永遠也跳不出怨恨傷感的怪圈。多寬容,少計較,你首先微笑,生活也就會向你微笑了。
數年前將軍肚日漸凸起,經向有關專家咨詢后,鄧友梅為自己制定了一套節食降糖、控制體重的飲食計劃。以少食優選為原則,即少吃或不吃主食,多吃富含多種營養成分的蔬菜、豆制品及少量瘦肉,因為這些食物中的蛋白質和維生素完全能夠滿足人體的需要。
從青春年少至年近花甲,鄧友梅一直堅持鍛煉身體。他編創了一套力度適中、動作連貫、姿態優雅的鄧氏太極,引得不少人向他討教學習。
首先,太極拳動作緩慢,呼吸深長,是較好的有氧運動,能加速血液循環,增強內臟功能,對呼吸、消化系統病癥、心血管、關節炎、神經衰弱等慢性病的調養頗為有效。同時,太極拳強調中氣、動靜兼修,自始至終必須氣沉丹田,心無旁鶩。久而久之,中氣盈溢,行于手臂,達于周身,節節貫串,百脈暢通。
其次,太極拳講究用意。可以增強大腦中樞神經功能,保持精神飽滿,記憶力增強。
第三,太極拳的動作始終為持續不斷的弧形動作,這使全身肌肉群和肌肉纖維共同參加活動,能夠拉長肌肉,活動關節。而且太極拳的動作講究勻、慢、圓柔,手腳相隨,連綿運動,這使得人體骨骼、肌群、關節、血管、韌帶組織得到有節奏的舒展、運動,從而使身體勻稱,關節靈活,身材健美。這種作用勝于形體體操。太極拳基本的推手訓練,適合女性或中老年人,是最省勁就能產生最大效果的對抗性運動。常練可令人周身觸覺反應靈敏,又兼有防身之效。
養生不如養性,鄧友梅認為生活規律也是保證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特別對腦力勞動者尤為重要。他早上6點鐘起床鍛煉,8點鐘左右開始工作,晚飯后進行1小時散步,晚上10~11點上床休息。
進一步山高路險,退一步海闊天空。此話說來容易,做來難。鄧友梅熱衷釣魚活動,并榮任中華名人垂釣俱樂部副主席。
他認為垂釣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自我精神療法。釣翁之意不在魚,凡垂釣者,不管釣多釣少,總是興味盎然,樂此不疲,每提一次竿,都能獲得快樂的享受。
垂釣者從充滿塵煙、噪音的城市來到環境幽靜的郊區,與青山綠水、花草蟲蝶為伴,就有心情輕爽、腦清目明、心曠神怡之感。而垂釣時全神貫注,直視魚漂,又能誘使垂釣者迅速進人放松入靜、恬淡虛無、安閑清靜的狀態,可松弛身心,陶冶性情,延緩衰老。
從垂釣姿勢上說,時而站立,時而坐蹲,時而走動,時而又振臂投竿,正是靜中有動,動中有靜。靜時可以存養元氣、松弛肌肉、蓄積精力,動時可以舒筋活血、按摩內臟、產生抗力。
鄧友梅推崇的生活信條是淡泊明志,豁達高遠。他常說人的一生必定經受很多挫折,不能總把自己放在真理的位置上,指責別人的不是,那樣永遠也跳不出怨恨傷感的怪圈。多寬容,少計較,你首先微笑,生活也就會向你微笑了。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