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人參
www.ibe2005.net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7-4-14 19:47:08 

土人參 Radix Talini paniculati
(英)Panicled Fameflower Root

別名 水人參、參草、紫人參、福參。
來源 為馬齒覓科植物櫨蘭Talinum paniculatum (Jacq.)Gaertn. 的根。
植物形態 一年生草本,高達60cm,肉質。莖直立,分技,綠色,基部稍帶木質。葉互生,倒卵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長5~7cm,寬2.5~3.5cm,先端略凹陷而有細凸頭,基部漸狹成短柄,全緣。圓錐花序頂生或側生,多呈2歧分枝;花瓣5,淡紫紅色;雄蕊10余枚;子房上位,1室,胚珠多數。蒴果近球形,熟時3瓣裂。種子多數,黑色,有光澤,具微細腺點;ㄆ6~7月,果期9~10月。
多為栽培。分布于長江以南各地。
采制 秋、冬季挖根,洗凈,曬干或蒸后曬干。
性狀 主根圓柱形,直徑1~3cm,長短不等,有的微彎曲,分枝如人參狀,并有少數須根殘留。肉質堅實。表面棕褐色,去皮者莫棕色,斷面乳白色。
化學成分 含蕓苔甾醇、β-谷甾醇、豆甾醇。
性味 性平,味甘。
功能主治 健脾潤肺,止咳,調經。用于脾虛勞倦、泄瀉,肺勞咳痰帶血、眩暈潮熱、盜汗自汗、月經不調、帶下。
【別名】櫨蘭、飛來參、瓦參、桃參、申時花
【來源】為馬齒莧科土人參屬植物錐花土人參 Talinum paniculatum (Jacq.) Gaertn.[T. patens (L.) Willd.;T. crassifolium auct. non Willd],以根和葉入藥。秋、冬季挖根洗凈、切片曬干;葉則隨時可采,或秋季采集,曬干或蒸后曬干備用。
【源形態】多年生常綠草本,高達60厘米。根粗壯,有時多分枝,旁生纖細的側根,全體肉質,表面棕褐色,內部乳白色。莖直立,下部分枝,基部稍木質化。單葉互生。夏季開淡紫紅色小花,集成頂生或測生疏散的圓錐花序。朔果近圓球形,熟時灰褐色。種子細小,多數,黑色,有突起。
【性味歸經】甘,平。
【功能主治】補中益氣,潤肺生津。用于氣虛乏力,體虛自汗,脾虛泄瀉,肺燥咳嗽,乳汁稀少。
【用法用量】 0.5~1兩。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英)Panicled Fameflower Root

別名 水人參、參草、紫人參、福參。
來源 為馬齒覓科植物櫨蘭Talinum paniculatum (Jacq.)Gaertn. 的根。
植物形態 一年生草本,高達60cm,肉質。莖直立,分技,綠色,基部稍帶木質。葉互生,倒卵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長5~7cm,寬2.5~3.5cm,先端略凹陷而有細凸頭,基部漸狹成短柄,全緣。圓錐花序頂生或側生,多呈2歧分枝;花瓣5,淡紫紅色;雄蕊10余枚;子房上位,1室,胚珠多數。蒴果近球形,熟時3瓣裂。種子多數,黑色,有光澤,具微細腺點;ㄆ6~7月,果期9~10月。
多為栽培。分布于長江以南各地。
采制 秋、冬季挖根,洗凈,曬干或蒸后曬干。
性狀 主根圓柱形,直徑1~3cm,長短不等,有的微彎曲,分枝如人參狀,并有少數須根殘留。肉質堅實。表面棕褐色,去皮者莫棕色,斷面乳白色。
化學成分 含蕓苔甾醇、β-谷甾醇、豆甾醇。
性味 性平,味甘。
功能主治 健脾潤肺,止咳,調經。用于脾虛勞倦、泄瀉,肺勞咳痰帶血、眩暈潮熱、盜汗自汗、月經不調、帶下。
【別名】櫨蘭、飛來參、瓦參、桃參、申時花
【來源】為馬齒莧科土人參屬植物錐花土人參 Talinum paniculatum (Jacq.) Gaertn.[T. patens (L.) Willd.;T. crassifolium auct. non Willd],以根和葉入藥。秋、冬季挖根洗凈、切片曬干;葉則隨時可采,或秋季采集,曬干或蒸后曬干備用。
【源形態】多年生常綠草本,高達60厘米。根粗壯,有時多分枝,旁生纖細的側根,全體肉質,表面棕褐色,內部乳白色。莖直立,下部分枝,基部稍木質化。單葉互生。夏季開淡紫紅色小花,集成頂生或測生疏散的圓錐花序。朔果近圓球形,熟時灰褐色。種子細小,多數,黑色,有突起。
【性味歸經】甘,平。
【功能主治】補中益氣,潤肺生津。用于氣虛乏力,體虛自汗,脾虛泄瀉,肺燥咳嗽,乳汁稀少。
【用法用量】 0.5~1兩。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相關文章
-
土人參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