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樹
www.ibe2005.net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7-4-9 23:50:26 

植物名稱:側 柏 (柏樹、扁柏)
學 名:Platycladus orientalis
所在科屬:柏科 側柏屬 (裸子植物)
形態習性:常綠喬木。樹皮灰色,小枝扁平,排列成復葉狀,葉全為鱗片狀,雌雄同株。花期4-5月。
原 產 地:中國北部。我國特有種。
用 途:觀賞、綠化、木材、入藥
植物名稱:刺 柏
學 名:Juniperus formosana
所在科屬:柏科 刺柏屬 (裸子植物)
形態習性:常綠喬木。樹皮褐色,只具有刺狀葉。球果近球形,有白粉。花期4-5月。
原 產 地:中國
用 途:觀賞
植物名稱:鋪地柏
學 名:Pinus bungeana
所在科屬:柏科 圓柏屬 (裸子植物)
形態習性:常綠匍匐狀灌木。枝條沿地面擴展,稍向上斜展,葉3枚輪生。花期4-5月。
原 產 地:日本
用 途:觀賞
植物名稱:圓 柏 (檜、檜柏)
學 名:Pinus bungeana
所在科屬:松科 松屬 (裸子植物)
形態習性:常綠喬木。樹皮深灰色,具有針狀和刺狀兩種葉,球果近球狀,有白粉。花期4月。
原 產 地:中國中部
用 途:觀賞、木材,種子可提取潤滑油
通常講的柏樹,是柏科樹木的總稱。全世界至少有150種柏樹,我國產29種,引入15種。柏樹適應性很強,四海為家,定居于巖石山地,照常披綠疊翠。它既能忍受40℃的酷暑,又能承受-31℃的嚴寒,因此被稱為“改造大自然的功臣”。
在我國的園林寺廟、名勝古跡處,常常可以看到古柏參天,蔭蔽全宇。生長在陜西省黃陵縣軒轅皇帝陵的廟院內的黃陵古柏,高達20米,胸圍10米,傳說為軒轅帝手植,已有四五千年歷史。著名的臺灣“阿里山神木”——紅檜,高58米,胸徑6.5米,材積504立方米,樹齡3千多年 。古人贊譽柏樹為“百木之長”。孔子曾說:“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孔子崇尚松柏,他的老家曲阜孔陵、孔林和孔廟院內,至今古柏林立。
我們常見的側柏,又稱柏樹、香柏,屬柏科,常綠喬木,是我國特產樹木 。樹高20米,胸徑1米。側柏對二氧化硫、氯氣、氯化氫等有毒氣體具有中等抗性,吸滯粉塵的性能較強。中醫以嫩枝、葉、種仁入藥。枝葉有涼血、止血之功效。主治吐血、鼻衄、便血、尿血及慢性氣管炎。種仁性平味甘辛,有安神、潤燥的功能,主治失眠、便秘等癥。用葉水煎外洗,可治漆瘡、皮炎。
側柏的枝葉揉碎,有濃香,可提取芳香油。側柏木材堅實、細致,有香味,是建筑、造船、制家具等的材料。
另外:柏樹 也是一些地方的地名,例如:河南汝陽縣 有個鄉叫“柏樹鄉”(簡稱“柏樹”)。
【別名】柏、香扁柏
【來源】柏科柏屬植物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Chamaecyparis funebris (Endl.) Franco],以種子、葉和樹脂等入藥。種子于球果秋季未裂開前采摘;樹脂在夏秋采收;葉四季可采。
【性味歸經】
子:甘、辛、微苦,平。
葉:苦、辛,溫。
樹脂:淡、澀,平。
【功能主治】
子:祛風清熱,安神,止血。用于發熱煩躁,小兒高熱,吐血。
葉:止血生肌。外用治外傷出血。
樹脂:解發熱,燥濕,鎮痛。用于發熱頭痛,白帶;外用治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種子、樹脂3~5錢;葉、樹脂外用適量,搗爛或研粉調麻油涂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學 名:Platycladus orientalis
所在科屬:柏科 側柏屬 (裸子植物)
形態習性:常綠喬木。樹皮灰色,小枝扁平,排列成復葉狀,葉全為鱗片狀,雌雄同株。花期4-5月。
原 產 地:中國北部。我國特有種。
用 途:觀賞、綠化、木材、入藥
植物名稱:刺 柏
學 名:Juniperus formosana
所在科屬:柏科 刺柏屬 (裸子植物)
形態習性:常綠喬木。樹皮褐色,只具有刺狀葉。球果近球形,有白粉。花期4-5月。
原 產 地:中國
用 途:觀賞
植物名稱:鋪地柏
學 名:Pinus bungeana
所在科屬:柏科 圓柏屬 (裸子植物)
形態習性:常綠匍匐狀灌木。枝條沿地面擴展,稍向上斜展,葉3枚輪生。花期4-5月。
原 產 地:日本
用 途:觀賞
植物名稱:圓 柏 (檜、檜柏)
學 名:Pinus bungeana
所在科屬:松科 松屬 (裸子植物)
形態習性:常綠喬木。樹皮深灰色,具有針狀和刺狀兩種葉,球果近球狀,有白粉。花期4月。
原 產 地:中國中部
用 途:觀賞、木材,種子可提取潤滑油
通常講的柏樹,是柏科樹木的總稱。全世界至少有150種柏樹,我國產29種,引入15種。柏樹適應性很強,四海為家,定居于巖石山地,照常披綠疊翠。它既能忍受40℃的酷暑,又能承受-31℃的嚴寒,因此被稱為“改造大自然的功臣”。
在我國的園林寺廟、名勝古跡處,常常可以看到古柏參天,蔭蔽全宇。生長在陜西省黃陵縣軒轅皇帝陵的廟院內的黃陵古柏,高達20米,胸圍10米,傳說為軒轅帝手植,已有四五千年歷史。著名的臺灣“阿里山神木”——紅檜,高58米,胸徑6.5米,材積504立方米,樹齡3千多年 。古人贊譽柏樹為“百木之長”。孔子曾說:“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孔子崇尚松柏,他的老家曲阜孔陵、孔林和孔廟院內,至今古柏林立。
我們常見的側柏,又稱柏樹、香柏,屬柏科,常綠喬木,是我國特產樹木 。樹高20米,胸徑1米。側柏對二氧化硫、氯氣、氯化氫等有毒氣體具有中等抗性,吸滯粉塵的性能較強。中醫以嫩枝、葉、種仁入藥。枝葉有涼血、止血之功效。主治吐血、鼻衄、便血、尿血及慢性氣管炎。種仁性平味甘辛,有安神、潤燥的功能,主治失眠、便秘等癥。用葉水煎外洗,可治漆瘡、皮炎。
側柏的枝葉揉碎,有濃香,可提取芳香油。側柏木材堅實、細致,有香味,是建筑、造船、制家具等的材料。
另外:柏樹 也是一些地方的地名,例如:河南汝陽縣 有個鄉叫“柏樹鄉”(簡稱“柏樹”)。
【別名】柏、香扁柏
【來源】柏科柏屬植物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Chamaecyparis funebris (Endl.) Franco],以種子、葉和樹脂等入藥。種子于球果秋季未裂開前采摘;樹脂在夏秋采收;葉四季可采。
【性味歸經】
子:甘、辛、微苦,平。
葉:苦、辛,溫。
樹脂:淡、澀,平。
【功能主治】
子:祛風清熱,安神,止血。用于發熱煩躁,小兒高熱,吐血。
葉:止血生肌。外用治外傷出血。
樹脂:解發熱,燥濕,鎮痛。用于發熱頭痛,白帶;外用治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種子、樹脂3~5錢;葉、樹脂外用適量,搗爛或研粉調麻油涂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