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蠶
www.ibe2005.net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7-4-5 7:45:37 

【草藥名】: 僵蠶
【內容介紹】:
【中藥名稱】 僵蠶
【拼音名】 Jiangcan
【英文名】 BOMBYX BATRYTICATUS
【來源】 本品為蠶娥科昆蟲家蠶 Bombyx mori L. 4~5齡的幼蟲感染(或人工接種)白僵菌 Beauveria bassiana(Bals.) Vuill.而致死的干燥體。
多于春、秋季生產,將感染白僵菌病死的蠶干燥。
【性狀】 本品略呈圓柱形,多彎曲皺縮。
長2~5cm,直徑0.5~0.7cm。
表面灰黃色,被有白色粉霜狀的氣生菌絲和分生孢子。
頭部較圓,足8 對,體節明顯,尾部略呈二分歧狀。
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平坦,外層白色,中間有亮棕色或亮黑色的絲腺環 4 個。
氣微腥。
味微咸。
【鑒別】本品粉末灰棕色或灰褐色。
菌絲體近無色,細長卷曲纏結在體壁中。
氣管壁碎片略彎曲或弧狀,具棕色或深棕色的螺旋絲。
表皮組織表面具網格樣皺縮紋理以及紋理突起形成的小尖突,有圓形毛窩,邊緣黃色;剛毛黃色或黃棕色,表面光滑,壁稍厚。
未消化的桑葉組織中大多含草酸鈣簇晶或方晶。
【炮制】僵蠶 淘洗后干燥,除去雜質。
炒僵蠶 取凈僵蠶,照麩炒法(附錄Ⅱ D)炒至表面黃色。
【檢查】總灰分 不得過7.0% (附錄Ⅸ K)。
【性味與歸經】 咸、辛,平。
歸肝、肺、胃經。
【功能與主治】 祛風定驚,化痰散結。
用于驚風抽搐,咽喉腫痛,頜下淋巴結炎,面神經麻痹,皮膚瘙癢。
(1)熄風解痙:用于肝風內動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常配天麻、全蝎。
并用于風熱頭痛及皮膚癢疹。
(2)化痰散結:用于瘰疬、扁桃體炎、腮腺炎。
【用法與用量】 5~9g 。
【貯藏】置干燥處,防蛀。
【內容介紹】:
【中藥名稱】 僵蠶
【拼音名】 Jiangcan
【英文名】 BOMBYX BATRYTICATUS
【來源】 本品為蠶娥科昆蟲家蠶 Bombyx mori L. 4~5齡的幼蟲感染(或人工接種)白僵菌 Beauveria bassiana(Bals.) Vuill.而致死的干燥體。
多于春、秋季生產,將感染白僵菌病死的蠶干燥。
【性狀】 本品略呈圓柱形,多彎曲皺縮。
長2~5cm,直徑0.5~0.7cm。
表面灰黃色,被有白色粉霜狀的氣生菌絲和分生孢子。
頭部較圓,足8 對,體節明顯,尾部略呈二分歧狀。
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平坦,外層白色,中間有亮棕色或亮黑色的絲腺環 4 個。
氣微腥。
味微咸。
【鑒別】本品粉末灰棕色或灰褐色。
菌絲體近無色,細長卷曲纏結在體壁中。
氣管壁碎片略彎曲或弧狀,具棕色或深棕色的螺旋絲。
表皮組織表面具網格樣皺縮紋理以及紋理突起形成的小尖突,有圓形毛窩,邊緣黃色;剛毛黃色或黃棕色,表面光滑,壁稍厚。
未消化的桑葉組織中大多含草酸鈣簇晶或方晶。
【炮制】僵蠶 淘洗后干燥,除去雜質。
炒僵蠶 取凈僵蠶,照麩炒法(附錄Ⅱ D)炒至表面黃色。
【檢查】總灰分 不得過7.0% (附錄Ⅸ K)。
【性味與歸經】 咸、辛,平。
歸肝、肺、胃經。
【功能與主治】 祛風定驚,化痰散結。
用于驚風抽搐,咽喉腫痛,頜下淋巴結炎,面神經麻痹,皮膚瘙癢。
(1)熄風解痙:用于肝風內動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常配天麻、全蝎。
并用于風熱頭痛及皮膚癢疹。
(2)化痰散結:用于瘰疬、扁桃體炎、腮腺炎。
【用法與用量】 5~9g 。
【貯藏】置干燥處,防蛀。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相關文章
-
過敏性紫癜—僵蠶防風湯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