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胡素
www.ibe2005.net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7-4-5 7:09:43 

來源]
罌粟科(Popaveraceae)延胡素(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 的干燥塊莖。夏初莖葉枯萎時采挖,除去須根,洗凈,置沸水中煮至恰無白心時,取出,曬干。

[產地分布]
主產浙江省,湖南、湖北、江蘇等省亦大面積栽培。
[藥材特征]
本品呈不規則扁球形,直徑0.5~1.5cm。表面黃色或黃褐色,有不規則網狀皺紋。頂端有略凹陷的莖痕,底部常有疙瘩狀凸起。質硬而脆,斷面黃色,角質樣,有蠟樣光澤。氣微,味苦。
[主要化學成分]
含多種生物堿,總量在0.59~0.74%(北京栽培藥材)。其中有d-紫堇堿(d-Corydaline,即延胡素甲素)、d1-四氫巴馬亭(d1-Tetrahydropalmatine,即延胡索乙素)、原鴉片堿(Protopine,即延胡索丙素)、I-四氫黃連堿(I-Tetrahydrocoptisine,即延胡索丁素)、d1-四黃連堿(即延胡索戊素)、I-四氫非洲防己堿(I-Tetrahydrocolumbamine,即延胡索已素)、d-紫堇鱗莖堿(d-Corybulbine,即延胡索庚素)、d-海罌粟堿(d-Glaucine,即延胡索壬素及延胡索癸素)、a-別隱品堿(a-Allo-Oryptopine,即去氫延胡索甲素)等。延胡索乙素為主要鎮痛、鎮靜成分。去氫延胡索甲素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有療效。
[功效主治]
活血,利氣,止痛。用于胸脅、腕腹疼痛,經閉痛經,產后瘀阻,跌撲腫痛。3~9g。研末吞服1.5~3g 。
罌粟科(Popaveraceae)延胡素(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 的干燥塊莖。夏初莖葉枯萎時采挖,除去須根,洗凈,置沸水中煮至恰無白心時,取出,曬干。

[產地分布]
主產浙江省,湖南、湖北、江蘇等省亦大面積栽培。
[藥材特征]
本品呈不規則扁球形,直徑0.5~1.5cm。表面黃色或黃褐色,有不規則網狀皺紋。頂端有略凹陷的莖痕,底部常有疙瘩狀凸起。質硬而脆,斷面黃色,角質樣,有蠟樣光澤。氣微,味苦。
[主要化學成分]
含多種生物堿,總量在0.59~0.74%(北京栽培藥材)。其中有d-紫堇堿(d-Corydaline,即延胡素甲素)、d1-四氫巴馬亭(d1-Tetrahydropalmatine,即延胡索乙素)、原鴉片堿(Protopine,即延胡索丙素)、I-四氫黃連堿(I-Tetrahydrocoptisine,即延胡索丁素)、d1-四黃連堿(即延胡索戊素)、I-四氫非洲防己堿(I-Tetrahydrocolumbamine,即延胡索已素)、d-紫堇鱗莖堿(d-Corybulbine,即延胡索庚素)、d-海罌粟堿(d-Glaucine,即延胡索壬素及延胡索癸素)、a-別隱品堿(a-Allo-Oryptopine,即去氫延胡索甲素)等。延胡索乙素為主要鎮痛、鎮靜成分。去氫延胡索甲素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有療效。
[功效主治]
活血,利氣,止痛。用于胸脅、腕腹疼痛,經閉痛經,產后瘀阻,跌撲腫痛。3~9g。研末吞服1.5~3g 。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