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醫疾病的分類第 2 頁
引起協日病變的外因有:①過食辛、咸、酸味,熱性、油膩的食品;②過度勞累、長期日曬、焦急等銳性活動過度;③時季氣候異常變熱;④跌傷、熱病傳染、溫熱施治過量等。以上原因皆可誘發協日盈癥病變。反之,清、冷、淡的飲食,長期處于蔭涼寒冷的環境,清涼施治過量等可使協日減少,引起虧癥。
協日病變過程有蓄積、發作、平息三個階段。
協日病變形式有太過、不及、搏亂三種。太過表現為發熱、口渴、黃染、下瀉等癥狀;不及表現為體溫低下、身體發冷、皮膚發青等;搏亂表現協日紊亂的各種癥狀。
協日病變雖循于全身,但主要累及肝、膽、小腸、血、汗、眼、皮膚等。
巴達干病變
巴達干屬水、土,有重、冷等秉性,所以巴達干病變發病慢,變化少,病程長,痊愈慢,疼痛鈍、弱。臨床多見于少年兒童及巴達干個性者。
巴達干病變的內因是其本身。外因有:生冷、油膩、不易消化的飲食過量;受冷、潮濕、長期不活動;時季寒冷;清涼施治過度等。以上為促使巴達干發生盈癥病變的外因。與此相反,熱銳、輕性的飲食,過熱的環境,活動過度,熱性施治過度等則壓仰巴達干,引起虧癥。
巴達干太過則身體發涼,食物不消,身體沉重、倦怠,關節松軟,唾液、鼻涕增多;不及表現為頭暈、心悸等;搏亂表現為巴達干七種秉性互相干擾的癥狀。
巴達干病的循徑為頭、舌、胃、腎、膀胱、肺、飲食精微、肌肉、脂肪、精液、大小便等。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