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傳秘方集七(608--750篇)第 6 頁
658.黃芪建中湯:治虛勞里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煩熱。咽干口燥諸不足。黃芪 膠飴 白芍 甘草 桂枝 生姜 大棗 水煎服。
659.歸脾湯:治思慮傷脾或健忘怔忡,驚悸盜汗,寤而不寐或心脾作痛,嗜睡少食,月經不調。人參 黃芪 甘草 白術 茯苓 木香 酸棗仁 當歸 遠志 龍眼肉 姜三片。水煎服。
660.保元湯:治氣虛血弱之總方也。小兒驚痘家虛者。最宜。黃芪三錢 人參二錢 甘草一錢 肉桂三分 水煎服。
661.四君子湯:治面色萎白言語輕微,四肢無力,脈來虛弱者。若內熱或飲食難化作酸乃屬虛火,須加炮姜。人參 白術 茯苓 甘草各二錢水煎加姜棗溫服。
662.香砂六君子湯:治氣虛腫滿,痰飲結聚,脾胃不和變生諸癥。人參一錢 白術二錢 茯苓二錢 甘草七分 陳皮八分 半夏一錢 砂仁八分 木香七分 右生姜三片水煎服。
663.四物湯:治一切血虛血熱血燥諸癥。當歸 熟地三錢 川芎一錢半 白芍二錢 水煎服。
664.圣愈湯:治一切失血或血虛煩渴,燥熱睡臥不寧,無心煩熱作渴等癥。四物湯加人參 黃芪 一方去芍藥。水煎服。
665.當歸補血湯:治男婦肌熱面赤煩渴引飲,脈來洪大而虛重按全無。當歸一錢 黃芪五錢 水煎服。
666.酸棗仁湯:治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仁 甘草 知母 茯苓 川芎 水煎服。
667.養心湯:治心神不足,夢寐不寧,驚悸健忘等癥。白芍 當歸 人參 遠志 麥冬 黃芩 山藥 芡實 茯神 蓮須 酸棗仁 石蓮子 水煎服。
668.獨參湯:治元氣虛而不支,脈微欲絕及婦人血崩,產后血暈。蘇黨參四兩濃煎頓服。或加童便 姜汁附子 黃連 隨癥加減治之。
669.炙甘草湯:治傷寒脈結代,心動悸者。外臺又治肺萎咳吐,多心中溫溫液液者。甘草 生地 麥冬 人參 桂枝 生姜 大棗 阿膠 麻仁 酒水煎服。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