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傳秘方集七(608--750篇)第 5 頁
644.犀角地黃湯:主治吐衄便血婦人血崩赤淋。生犀角 生地黃 白芍 牡丹皮三味水煎去楂入犀汁熱服。
645.二黃湯:治上焦火盛頭面腫大目赤腫痛心胸咽喉口舌耳鼻熱盛及生瘡毒者。黃芩 黃連 甘草各等分。水煎食后服。
646.升麻葛根湯:治陽明表熱下利兼治痘疹初發。升麻 葛根 芍藥 炙草 右四味水煎服。
647.防風通圣散:治風熱雍盛表里三焦皆實者,此方主之。防風 川芎 當歸 大黃 薄荷 麻黃 連翹 芒硝各五錢 石膏 黃芩 桔梗各一兩 滑石三兩 甘草三兩 荊芥 白術 梔子二錢半 生姜每服三錢水沖服。
648.藿香正氣散:治外受四時不正之氣。內停飲食頭痛寒熱或霍亂吐泄或作瘧疾。藿香 桔梗 紫蘇 白芷 厚樸 大腹皮 半夏 茯苓 陳皮 甘草 姜棗水煎服。
649.防風黃芪湯:治中風不能言脈沉而弱者。防風 黃芪 等分水煎服。
650.四磨飲:治七情感傷上氣喘急煩悶不食。人參 檳榔 沉香 臺烏。先濃磨水取七分煎數沸空心溫服。
651.稀涎千緡湯:治風痰不下,喉中聲如牽,或中濕腫滿。半夏十四枚 豬牙皂炙一錢 甘草一錢 白礬二錢 各研末以生姜自然汁少許,沖溫水調末一錢,灌之得吐痰涎即醒。虛者以六君子加牙皂 白礬末 以吐之則庶幾矣。
652.麥門冬湯:治火逆上氣咽喉不利上逆下氣者主之。麥冬 半夏 人參 甘草 粳米大棗 水煎服。
653.神術湯:主治三時外感寒邪,內傷生冷,而發熱及脾泄腸風。白術三錢 防風二錢 甘草一錢 無汗用蒼術加蔥白。有汗加白術生姜水煎服。
654.仙方活命飲:治一切瘡瘍未成膿者內消,已成膿者即潰,又止痛消毒之圣藥也。穿山甲 白芷 防風 皂刺 乳香 沒藥 歸尾 赤芍 花粉 貝母 陳皮 甘草 銀花 酒水煎服。
655.脫里消毒散:人參 黃芪 白術 茯苓 當歸 川芎 芍藥 金銀花 白芷 甘草 連翹 水煎服。
656.麻黃加術湯:治濕家自煩疼。麻黃 桂枝 甘草 杏仁 白術 水煎服。
657.小青龍加石膏湯:治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麻黃 桂枝 細辛 芍藥 甘草 五味子 干姜 半夏 石膏 水煎服。
附加減法:咳去半夏加括蔞根。微利去麻黃加茯苓。喘者加杏仁。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