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方治療肺炎
驗方一
組成 銀花12克 連翹12克 薄荷6克(后下) 荊芥6克 杏仁10克 冬瓜仁12克 生苡仁12克 桃仁6克 黃芩10克 浙貝母10克 蘆根20克
制用法 先將藥物用水浸泡30分鐘,再在火上煎30分鐘,每劑煎2次,將2次煎出之藥液混合。每日1劑,早晚分服。
主治 肺炎。
加減 若熱甚加石膏;口渴加花粉;氣喘加桑皮;便秘加大黃;痰稠加金蕎麥。
驗方二
組成 麻黃6~15克(先煎) 生石膏30~90克(先煎) 蘆根30~60克(先煎) 杏仁10~15克 銀花15~30克 連翹15~30克 黃芩15~30克 生苡仁30~60克 前胡10~15克 蘇葉10~15克 蟬蛻6~9克 柴胡15~30克 甘草6~10克
制用法 先煎生石膏、麻黃、蘆根30分鐘,同時將余藥浸泡30分鐘后,合一起再煎30分鐘,每劑煎2次,濾取藥汁300毫升。每日1劑,分3次溫服;病重者,每日2劑,分4~6次溫服。
主治 大葉性肺炎。
加減 便秘加大黃;惡心嘔吐加竹菇、半夏,高熱昏譫加安宮牛黃丸;高熱抽搐加羚羊角、鉤藤、白芍、藥后取微汗,無汗加重藥量,汗多則下次減量,熱退則麻,杏、蘇、柴等當隨之而減。辛溫之品不可多服,以免汗多傷津,反助里熱。
--------------------------------------------------------------------------------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