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性皮炎-養血熄風湯
藥物組成 生地20g 丹參20g 當歸10g 丹皮10g 白鮮皮10g 稀薟草10g 鉤藤10g 威靈仙10g 首烏15g 雞血藤15g 夜交藤15g 地膚子12g
制劑用法 上方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適應病證 神經性皮炎,血虛風燥證。
病案舉隅 劉某,男,28歲。身癢起疹2年,伴心煩易怒、失眠。檢查:頸項、肩、背、四肢伸側彌漫針頭樣大扁平多角形丘疹及苔蘚化損害間累累抓痕,舌紅苔白,脈細。診斷:神經性皮炎。予上方煎服,1周后皮損消退,瘙癢除,隨訪1年未復發。
資料來源 陳素芬.廣西中醫藥,1998,(2):29
評 按 此方為自擬方。針對神經性皮炎血虛生風化燥而致肌膚失養的病機,采用養血熄風潤燥的治法。方中生地、當歸、首烏、丹參、雞血藤養血潤燥熄風,與丹皮相伍,涼血活血。使血充熱不生,血行風自滅;威靈仙、稀薟草、白鮮皮、地膚子祛風止癢;夜交藤、鉤藤安神止癢鎮潛熄風。臨證時尚須視病情加減,若久病皮損肥厚甚者加桃仁、紅花以活血祛瘀生新;心煩口苦者,加黃芩、山梔子清瀉肺熱,皮毛自安。治療時要消除患者對疾病的顧慮,避免搔抓和熱水燙洗,避免飲酒、喝濃茶及食用辛辣食物。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