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中醫成長的若干特點及啟示第 2 頁
調查顯示,其中有79%的人在“您覺得當前中醫發展的關鍵問題是什么”這一問題上選了“中醫人才的培養”這一項。一位64歲的民間中醫在“您對于發展民間中醫藥事業的建議”欄下寫道:“政府要……把民間的老中醫藥人員組織起來開展學術交流,獻方獻策,把老中醫的寶貴經驗貢獻給人民大眾,并對名老中醫準予帶徒學習。這樣才能代代相傳,不能讓中醫在醫療事業中退步。”調查也反映,不少民間中醫有后繼乏人、絕技妙方斷于己手的深深憂慮。對于上述現象,有觀點指出,與“中醫屬于意會知識范疇”有關。其實,中醫古籍中多次出現的“醫者,意也”的觀點,所表達的就是中醫診治病人時運用了直覺、心悟的方法。從個別訪談看,民間老中醫對于師帶徒的主張,其更深層的原因在于,他們意識到中醫水平與運用感官感知人體的能力密切相關,而這種能力非師傅言傳身教難以了然。岳美中曾云,他向一名民間中醫學習一種幾乎絕傳的“大灸法”,該灸法用于治療虛弱不能起床之癥療效顯著,但此法“縱教口授十分詳細,若不親自見習與操作,是不會用或用不好的。”岳美中上述感受說明,運用直覺、心悟的方法診治病人對于中醫是一種重要的能力。
3、依托于熟人社會的反饋及聲譽傳播機制 從訪談中發現,一名民間中醫之所以能立穩腳跟乃至取得民眾信任,常與一兩件傳奇性的事件有關。某位被醫院宣判為“絕癥”的病人,其生命經他之手得以延續,這種事得以一傳十,十傳百,為老百姓津津樂道。并且,民間中醫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獻研究和臨床研究。這些情況說明,民間中醫的反饋及聲譽傳播機制乃是依托于熟人社會。所謂熟人社會,即在這種社會里,“熟悉是從時間里、多方面、經常的接觸中所發生的親密的感覺。這感覺是……
文章待完善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