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淫(五)—燥
www.ibe2005.net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7-3-18 1:23:56 

燥為秋季主氣。以其天氣不斷斂肅,空氣缺乏水分之濡潤,因而出現秋涼而勁急干燥的氣候。燥邪外感途徑,多從口鼻而入,侵犯肺衛。燥邪為病又有溫燥、涼燥之分,初秋有夏熱之余氣,燥與溫熱結合而侵犯人體,則多見溫燥病證;深秋又有近冬之寒氣,燥與寒邪結合侵犯人體,故有時亦見涼燥病證。
燥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如下:
(l)燥性干澀,易傷津液
燥邪為干澀之病邪,故外感燥邪最易耗傷人體的津液,造成陰津虧虛的病變,可見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膚干澀,甚則皸裂,毛發不榮,小便短少,大便干結等癥。
(2)燥易傷肺
肺為嬌臟,喜潤而惡燥。肺主氣而司呼吸,與外界大氣相通,肺又外合皮毛,開竅于鼻,故燥邪傷人,多從口鼻而入,最易耗傷肺津,影響肺的宣發肅降功能,從而出現干咳少痰,或痰液膠粘難咳,或痰中帶血,以及喘息胸痛等癥。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相關文章
-
燥
六淫
六淫(六)—火(熱)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