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ibe2005.net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5-9-6 16:44:53

商陽 二間 三間 合谷 陽溪 偏歷 溫溜 下廉 上廉 手三里 曲池 肘髎 手五里 臂臑 肩髃 巨骨 天鼎 扶突 禾髎 迎香
穴位名稱: |
商陽 [經穴] |
|
【定位】:在食指末節橈側,距指甲角0.1寸(指寸)
【針刺方法】:淺刺0.1寸,或點刺出血。
【主治】:①咽喉腫痛,牙痛。②熱病昏迷。③食指端麻木。④耳聾。
【歸經】:手陽明大腸經穴
【國際代碼】:Shāng yáng(Ll1)
【類別】:井穴 |
|
穴位名稱: |
二間 [經穴] |
|
【定位】:微握拳,在手食指本節(第二掌指關節)前,橈側凹陷處
【針刺方法】:直刺0.2-0.3寸。
【主治】:①牙痛,咽喉腫痛。②目赤痛,食指關節腫痛。
【歸經】:手陽明大腸經穴
【國際代碼】:èr jiān(LI2)
【類別】:滎穴 |
|
穴位名稱: |
三間 [經穴] |
|
【定位】:微握拳,在手食指本節(第二掌指關節)后,橈側凹陷處
【針刺方法】:直刺0.5-0.8寸。
【主治】:①目痛,齒痛,咽喉腫痛。②身熱,手背及手指紅腫疼痛。
【歸經】:手陽明大腸經穴
【國際代碼】:Sā jiān(Ll3)
【類別】:輸穴 |
|
穴位名稱: |
合谷 [經穴] |
|
【定位】: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簡便取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間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當拇指尖下是穴。
【針刺方法】:直刺0.5-1寸。孕婦不宜針。
【主治】:①頭面一切疾患。如外感頭疼,身疼,頭暈,目赤腫痛,鼻淵,鼻衄,下牙痛,牙關緊閉,耳聾,痄腮,面腫,面癱,面肌抽搐,咽腫失音等。②惡寒,發熱,熱病無汗,汗出不止。③痛經,經閉,滯產。④胃痛,腹痛,便泌,泄瀉,痢疾。⑤半身不遂,指攣臂痛,小兒驚風,狂躁。⑥疔瘡,癮疹,疥瘡。⑦各種疼痛及精神緊張等。
【歸經】:手陽明大腸經穴
【國際代碼】:Hé gǔ(Ll4)
【類別】:原穴
【附注】:別名虎口 | |

|
穴位名稱: |
陽溪 [經穴] |
|
【定位】:在腕背橫紋橈側,手拇指向上翹起時,當拇短伸肌腱與拇長伸肌腱之間的凹陷中
【針刺方法】:直刺0.5-0.8寸。
【主治】:①前頭痛,目赤腫痛,牙痛。②手腕無力。
【歸經】:手陽明大腸經穴
【國際代碼】:Yáng xī(Ll5)
【類別】:經穴 |
|
穴位名稱: |
偏歷 [經穴] |
|
【定位】:屈肘,在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腕橫紋上3寸
【針刺方法】:直刺或斜刺0.5-0.8寸
【主治】:①齲齒,耳聾,面癱。②水腫,手背酸痛。
【歸經】:手陽明大腸經穴
【國際代碼】:Pān lì(Ll7)
【類別】:絡穴 |
|
穴位名稱: |
溫溜 [經穴] |
|
【定位】:屈肘,在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腕橫紋上5寸
【針刺方法】:直刺0.5-1寸。
【主治】:①急性腹痛,腸鳴,肩背酸痛。②面癱,面腫。
【歸經】:手陽明大腸經穴
【國際代碼】:Wēn liú(Ll7)
【類別】:郄穴 |
|
穴位名稱: |
下廉 [經穴] |
|
【定位】:屈肘,在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與曲池的連線上,肘橫紋下4寸
【針刺方法】:直刺0.5-1寸。
【主治】:①腹脹,腹痛。②肘臂痛。
【歸經】:手陽明大腸經穴
【國際代碼】:Xià lián(Ll8) |
|
穴位名稱: |
上廉 [經穴] |
|
【定位】:屈肘,在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與曲池的連線上,肘橫紋下3寸
【針刺方法】:直刺0.5-1寸。
【主治】:①半身不遂,肩臂酸痛,手臂麻木。②腹痛,腸鳴。
【歸經】:手陽明大腸經穴
【國際代碼】:Shàng lián(Ll9) |
|
穴位名稱: |
手三里 [經穴] |
|
【定位】:屈肘在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與曲池的連線上,肘橫紋下2寸
【針刺方法】:直刺0.8-1.2寸。
【主治】:①腹痛,腹瀉。②上肢不遂。③止痛,彈撥此穴可消除針刺不當引起的酸脹感。
【歸經】:手陽明大腸經穴
【國際代碼】:Shǒu sān lǐ(Ll10) | |

|
穴位名稱: |
曲池[經穴] |
|
【定位】:在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針刺方法】:直刺1.0-1.5寸。治瘰疬針尖平刺上透臂臑穴。
【主治】:①一切熱病,發燒,咽痛,瘧疾。②半身不遂,肩痛不舉,膝關節腫痛。③頭痛,頭暈,目赤腫痛,視物不清,牙痛。④月經不調,風疹,濕疹,蕁麻疹,丹毒。⑤腹痛吐瀉。⑥癲狂。⑦瘰疬。
【歸經】:手陽明大腸經穴
【國際代碼】:Qū chí(Ll11)
【類別】:合穴 |
|
穴位名稱: |
肘髎[經穴] |
|
【定位】:在臂外側,屈肘,曲池上方1寸,當肱骨邊緣處
【針刺方法】:直棗0.5-1.0寸。
【主治】:肘臂部酸痛,麻木,攣急。
【歸經】:手陽明大腸經穴
【國際代碼】:Zhǒu liáo(Ll12) |
|
穴位名稱: |
手五里 [經穴] |
|
【定位】:在臂外側,當曲池與肩髃連線上,曲池上3寸處
【針刺方法】:避開動脈,直刺0.5-1.0寸。
【主治】:①肘臂攣痛。②瘰疬。
【歸經】:手陽明大腸經穴
【國際代碼】:Shǒu wǔ lǐ(Ll13) |
|
穴位名稱: |
臂臑 [經穴] |
|
【定位】:在臂外側,三角肌止點處,當曲池與肩髃的連線上,曲池上7寸
【針刺方法】:直刺或向上斜刺0.8-1.5寸。
【主治】:①目疾:畏光,焦灼感,重感,紅腫疼痛,視力減弱,辨色模糊等。②瘰疬,肩臂痛。
【歸經】:手陽明大腸經穴
【國際代碼】:Bì nào(Ll14) |
|
穴位名稱: |
肩髃 [經穴] |
|
【定位】: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時,當肩峰前下方凹陷處
【針刺方法】: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
【主治】:①上肢不遂,肩痛不舉。②瘰疬,風疹。
【歸經】:手陽明大腸經穴
【國際代碼】:Jiān yú(Ll15)
【類別】:手陽明與陽蹻脈交會穴 | |

|
穴位名稱: |
巨骨[經穴] |
|
【定位】:位于肩上,當鎖骨肩峰端與肩胛岡肩峰之間凹陷處
【針刺方法】:直刺0.4-0.6寸,不可深刺,以免刺入胸腔造成氣胸。
【主治】:肩背、手臂疼痛,不得屈伸、瘰疬、癭氣、驚癇吐血。
【歸經】:手陽明大腸經穴
【國際代碼】:jü gû(Ll16) |
|
穴位名稱: |
天鼎[經穴] |
|
【定位】:在頸外側部,鎖骨上窩之上,扶突穴之下,胸鎖乳突肌后緣,平甲狀軟骨上切跡與胸鎖關節上緣之中點處。
【針刺方法】:直刺0.3-0.5寸。
【主治】:咽喉腫痛、暴喑、氣梗、癭氣、瘰疬。
【歸經】:手陽明大腸經穴
【國際代碼】:tiãn dïng(Ll17) |
|
穴位名稱: |
扶突 [經穴] |
|
【定位】:在頸外側部,胃經人迎穴的外側約2橫指,當胸鎖乳突肌前、后緣之間,與甲狀軟骨喉結相平處
【針刺方法】:直刺0.5-0.8寸。
【主治】:咳嗽、氣喘、咽喉腫痛、暴喑、癭氣、瘰疬。
【歸經】:手陽明大腸經穴
【國際代碼】:fú tù(Ll18) |
|
穴位名稱: |
禾髎 [經穴] |
|
【定位】:在上唇上外側,當鼻孔外緣直下,上唇上1/3與中1/3的交界點取穴
【針刺方法】:直刺0.3-0.5寸。
【主治】:鼻瘡息肉、鼻衄、鼻塞、鼻流清涕、口渦、口噤不開。
【歸經】:手陽明大腸經穴
【國際代碼】:he liáo(Ll19) |
|
穴位名稱: |
迎香 [經穴] |
|
【定位】:在面部鼻唇溝內的上段,橫平鼻翼中部,口禾髎穴外上方1寸處
【針刺方法】:直刺0.1-0.2或斜刺0.3-0.5寸。
【主治】:鼻塞、不聞香臭、鼻衄、鼻淵、口眼歪斜、面癢、面浮腫、鼻息肉。
【歸經】:手陽明大腸經穴
【國際代碼】:yíng xiang(Ll1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