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的定位方法有四種
www.ibe2005.net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5-9-6 15:50:55 

1 體表標志法
可分為固定標志和活動標志兩種:固定標志是指各部由骨節和肌肉所形成的突起或凹陷、五官輪廓、發際、指(趾)甲、乳頭、臍窩等。例如:于腓骨小頭前下方定陽陵泉;三角肌止點部定臂臑;眉頭定攢竹;兩眉之中間定印堂;兩乳頭之中間定膻中等;活動標志是指各部的關節、肌肉、肌腱、皮膚隨著活動而出現的空隙、凹陷、皺紋等。例如:聽宮在耳屏與下頜關節之間,微張口呈凹陷處;曲池在屈肘時,肘橫紋外側端凹陷處。
2 骨度折量法
此法是以體表骨節為標志,將全身不同的部位規定成一定的長度或寬度,再等分折量的定位方法,因此法是等分折量,因此不論是男、女、老、幼、高、矮、胖、瘦都很適用。常用的骨度分寸列表如下:
可分為固定標志和活動標志兩種:固定標志是指各部由骨節和肌肉所形成的突起或凹陷、五官輪廓、發際、指(趾)甲、乳頭、臍窩等。例如:于腓骨小頭前下方定陽陵泉;三角肌止點部定臂臑;眉頭定攢竹;兩眉之中間定印堂;兩乳頭之中間定膻中等;活動標志是指各部的關節、肌肉、肌腱、皮膚隨著活動而出現的空隙、凹陷、皺紋等。例如:聽宮在耳屏與下頜關節之間,微張口呈凹陷處;曲池在屈肘時,肘橫紋外側端凹陷處。
2 骨度折量法
此法是以體表骨節為標志,將全身不同的部位規定成一定的長度或寬度,再等分折量的定位方法,因此法是等分折量,因此不論是男、女、老、幼、高、矮、胖、瘦都很適用。常用的骨度分寸列表如下:
“骨度”折量寸表 |
部位 | 起止點 | 折量寸 | 度量表 | 說明書 |
頭
面 部 |
前發際正中→后發際正中 | 12 | 直寸 | 用于確定頭部經穴的縱向距離 |
眉間(印堂)→前發際正中 | 3 | 直寸 | 用于確定前后發際不明時及頭部經穴的縱向距離 | |
第七頸椎棘突下(大椎)→后發際正中 | 3 | 直寸 | ||
眉間(印堂)→后發際正中→第七頸椎棘突下(大椎) | 18 | 直寸 | ||
額角(頭維)之間 | 9 | 橫寸 | 用于確定頭前部經穴的橫向距離 | |
兩乳突之間 | 9 | 橫寸 | 用于確定頭后部經穴的橫向距離 | |
胸 腹 脅 部 |
胸骨上窩→胸劍聯合中點 | 9 | 直寸 | 用于確定胸部任脈穴的縱向距離 |
胸劍聯合中點→臍中 | 8 | 直寸 | 用于確定上腹部經穴的縱向距離 | |
臍中→恥骨聯合上緣 | 5 | 直寸 | 用于確定下腹部經穴的縱向距離 | |
兩乳頭之間 | 8 | 橫寸 | 用于確定胸腹部經穴的橫向距離 | |
腋窩頂點→第11肋游離端 | 12 | 直寸 | 用于確定脅肋部經穴的縱向距離 | |
肩胛骨內緣→后正中線 | 3 | 橫寸 | 用于確定背腰部經穴的橫向距離 | |
肩峰外緣→后正中線 | 8 | 橫寸 | 用于確定肩背部經穴的橫向距離 | |
腋前后紋頭→肘橫紋(平肘尖) | 9 | 直寸 | 用于確定上臂部經穴的縱向距離 | |
肘橫紋(平肘尖)→腕掌(背)側橫紋 | 12 | 直寸 | 用于確定前臂部經穴的縱向距離 | |
下 肢 部 |
恥骨聯合上緣→股骨內上髁上緣 | 18 | 直寸 | 用于確定下肢內側足三陰經穴的縱向距離 |
脛骨內側髁下方→內踝尖 | 13 | 直寸 | ||
股骨大轉子→腘橫紋 | 19 | 直寸 | 用于確定下肢外、后側足三陰經經穴的縱向距離(臀溝→腘橫紋相當14寸) | |
腘橫紋→外踝尖 | 16 | 直寸 | 用于確定下肢外、后側足三陰經經穴的縱向距離 |
3 指寸定位法
這是指利用患者本人手指的寬度以量取腧穴的方法。由于生長相關律的緣故,人類機體的各個局部間是相互關聯的。選取的手指不同,節段亦不同,可分作以下幾種。
拇指同身寸:以患者拇指的指間關節的寬度作為一寸。(見"圖表")
![]() |
中指同身寸:以患者的中指中節橈側兩端紋頭之間的距離作為一寸。
![]() |
橫指同身寸(一夫法):患者手四指并攏,以中指中節橫紋為準,其四指的寬度作為三寸。
![]() |
在具體取穴時,醫生應當在骨度折量定位法的基礎上,參照被取穴對象自身的手指進行比量,并結合一些簡便的活動標志,以確定經穴的標準部位。
4 簡便取穴法
此法是臨床上一種簡便易行的方法。如垂手中指端取風市,兩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在食指端到達處取列缺穴等。
文章錄入:中醫五絕網 責任編輯:中醫五絕網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