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第 2 頁
培養合理飲食習慣
《素問·生氣通天論》云:“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外科正宗》曰:“夫臟毒者,醇酒厚味,勤勞辛苦,蘊毒流注肛門,結成腫塊。”《瘡瘍全書》中說:“食肥膩、胡椒、辣椒……風熱下沖,乃生五痔。”《奇效良方》載:“酒熱之毒,流于脈……內注大腸……以火救燥,則大便閉,而痔疾作矣。”《太平圣惠方》亦載:“夫酒痔者,因人飲酒過度,傷于腸胃之所成也。夫酒性酷熱而有大毒,酒毒漬于臟腑,使血脈充溢,積熱不散,積壅大腸,故令下血。”
可見,多食、大量飲酒或嗜食辛辣等易使腸胃產生濕熱,致濁氣瘀血下注肛門發生痔瘡。同時,辛辣之品亦易導致腸道燥熱內生而致便秘,而長期便秘亦是導致肛腸疾病的重要原因。因此,合理科學的飲食習慣對肛腸疾病的防治也有重要意義。
避免風濕燥熱之邪
《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中說:“痔瘡形名亦多般,不外風濕燥熱源。”《河間六書》指出:“蓋以風熱不散,谷氣流溢,傳于下部,故令肛門腫滿,結如梅李核,甚者乃變為瘺也”。《素問·風論篇》說:“久風入中,則為腸風飧泄。”說明風邪挾熱,熱傷腸絡,血不循經而下溢,則便血。風性善行而數變,容易引起便血,且色澤鮮紅,暴注下迫或點滴而下。《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說:“肛門圍繞,折紋破裂,便結者,火燥也。”《丹溪心法》中說:“痔者,皆因臟腑本虛,外傷風濕,內蘊熱毒。”
可見,人體肛腸疾病多因風、濕、燥、熱等致病因素引起臟腑功能紊亂,導致氣血虧損,脾胃受傷,運化無力,升降失常,濕熱內生,邪毒下注、積聚肛門所致,而避免這些外邪的侵入則是預防肛腸疾病的保證。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第 2 頁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