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外用方治凍瘡
中醫外用方治凍瘡
患者,女,23歲。2008年12月18日就診。雙手背紅腫,得溫熱后癢痛難忍,每年反復發病。查體可見:雙手背尺側有多個硬結隆起,呈紫紅色,表面光亮繃緊。診為凍瘡,予當歸30克,紅花30克,王不留行30克,川芎30克,桂枝20克,補骨脂20克,細辛10克,白藥粉20克,紅尖椒(干)100克,粉碎成末加入5000ml水中,加熱后泡洗雙手,溫度以皮膚耐受為度,每天2次。治療7天后,硬結、癢、痛消失,表面皮膚松弛有皺褶,無任何不適。隨訪3年,患者凍瘡再無復發。
按:凍瘡是機體受低溫侵襲而引起的局部損傷。凍傷部位以身體的末端和暴露部位,如手足、耳鼻、顏面等處多見。由于寒冷侵襲,引起居部血液循環障礙,造成皮膚局部組織缺血缺氧,代謝失常,而出現局限性紅斑、腫脹,嚴重時發生水泡和潰瘍,甚至組織壞死。病程緩慢,氣候轉暖時可自愈,到第二年冬天極易復發。筆者用溫經通脈,活血化瘀藥物以祛寒邪、通經脈、活血化瘀,使凍瘡局部血液流通通暢,再加入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白藥粉,更有利于臨床癥狀的緩解。對輕度凍瘡采用摩擦生熱,或加溫藥液泡洗,可促使藥物吸收;對中度、重度凍傷者,除用藥液泡洗外,外面用紅外線照射,使皮膚受熱,毛孔開張,可加快藥物吸收。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