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體表標志法 可分為固定標志和活動標志兩種:固定標志是指各部由骨節和肌肉所形成的突起或凹陷、五官輪廓、發際、指(趾)甲、乳頭、臍窩等。例如:于腓骨小頭前下方定陽陵泉;三角肌止點部定臂臑;眉頭定攢竹;兩眉之中間定印堂;兩乳頭之中間定膻中等;活動標志是指各部的關節、肌肉、肌腱、皮膚隨著活動而出現的空隙、凹陷、皺紋等。例如:聽宮在耳屏與下頜關節之間,微張口呈凹陷處;曲池在屈肘時,肘橫紋外側端凹陷處。 2 骨度折量法 此法是以體表骨節為標志,將全身不同的部位規定成一定的長度或寬度,再等分折量的定位方法,因此法是等分折量,因此不論是男、女、老、幼、高、矮、胖、瘦都很適用。常用的骨度分寸列表如下:
“骨度”折量寸表

3 指寸定位法 這是指利用患者本人手指的寬度以量取腧穴的方法。由于生長相關律的緣故,人類機體的各個局部間是相互關聯的。選取的手指不同,節段亦不同,可分作以下幾種。

拇指同身寸:以患者拇指的指間關節的寬度作為一寸。 中指同身寸:以患者的中指中節橈側兩端紋頭之間的距離作為一寸。 橫指同身寸(一夫法):患者手四指并攏,以中指中節橫紋為準,其四指的寬度作為三寸。 在具體取穴時,醫生應當在骨度折量定位法的基礎上,參照被取穴對象自身的手指進行比量,并結合一些簡便的活動標志,以確定經穴的標準部位。 4 簡便取穴法 此法是臨床上一種簡便易行的方法。如垂手中指端取風市,兩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在食指端到達處取列缺穴等。 |